[實用新型]一種包含通信元件的物流面單有效
| 申請號: | 201620831058.5 | 申請日: | 2016-08-0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378878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8-04 |
| 發明(設計)人: | 常江 | 申請(專利權)人: | 常江 |
| 主分類號: | G06K19/07 | 分類號: | G06K19/07;B42D25/465 |
| 代理公司: | 北京華創博為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1551 | 代理人: | 衛志遠 |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豐臺區科***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包含 通信 元件 物流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應用于物流行業的復合結構,更具體地,涉及一種包含通信元件的物流面單及物流包裝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物流行業的快速發展,快遞行業發展指數持續走高,行業內所承接的業務量越來越大,有數據顯示,在2010~2015年期間,中國快遞行業的年均發展速度超過31%,其中在2015年,完成物流配送的數量超過200億件。在如此巨大的業務量的基礎上,對于物流過程的管控越來越成為行業中關注的焦點。
隨著我國IT產業,特別是互聯網,大數據行業的興起,使得數據化,高度自動化管理快遞物流行業提供了可能。而安全、高效、低成本地管理和追蹤快遞配送一直是人們關注的焦點。
市面上通常的商業化的快遞單,都是包含單層或多層的紙質復合結構,配送人員需要通過其他附加手段和方式來跟蹤或管理快遞單據和相應的遞送物品,這給物流配送的管理增加了難度。
本實用新型發明人關注到部分通信元件已經逐步和物品管理產生了越來越多的聯系。例如文獻1(CN104969242A)公開了一種可用于交互的RFID裝置,該裝置可以用于視聽游戲系統、餐飲行業、甚至服裝鞋帽等領域。
基于以上考慮,十分有必要開發并利用通信元件與快遞物流行業的結合提供一種快捷、方便、成本可控的物流產品。
實用新型內容
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方面提供一種包含通信元件的物流面單,其中所述物流面單包括底紙層和面紙層,以及設置在所述底紙層和所述面紙層之間的通信元件。
在本實用新型一個優選的技術方案中,將所述通信元件設計為RFID芯片。
發明人對物流面單進行了特別的設計,將通信元件(優選地是RFID芯片)以簡潔的方式設置在面單的底紙層和面紙層之間,實現了物流面單和通信元件RFID的結合。值得注意的是,本實用新型的RFID與面單的結合方式是簡單而有效的,通過將RFID芯片平鋪在底紙層和面紙層之間,或者優選地通過以下所述的設置在底紙層上的膠層即可起到結合或固定的作用。雖不限于連接方式,但是通常本發明與通信芯片通過復雜的方式相比,本實用新型能夠通過簡單的方式實現通信元件與面單的結合。
在本實用新型優選的技術方案中,其中所述物流面單還包括膠層,膠層設置(通過施加、涂布或其他方式)在所述底紙層上,而所述通信元件設置在所述膠層和所述面紙層之間。
本實用新型的膠層優選地設置在底紙層上,根據這樣的設置,當帶有RFID物流面單在使用時,可以揭去底紙層并拋棄,然后將帶背膠和RFID的面紙粘到其他承接物上。
根據本實用新型另一個優選的方案,提供一種物流面單,其由以下部分所組成:所述物流面單由底紙層,平鋪在所述底紙層上的膠層,平鋪在所述膠層上的通信元件,以及設置在所述通信元件上的直接接觸所述通信元件的面紙層。
如前所述,根據本實用新型上述4個部件之間簡潔的連接和組合,即可實現能夠追蹤監控功能的物流面單。并且在該優選的技術方案中,通信元件(例如RFID)上表面(或上方)不設置膠層或粘結劑等連接結構,而是使得面紙層直接接觸通信元件并覆蓋通信元件和膠層露出的上表面。根據這樣的設置,當速遞員使用本實用新型的面單時,當收貨后或者面單的功能實現完畢后,可方便地實現可將物流面單里的RFID取回,可容易地實現再重復利用。
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包裝裝置,所述包裝裝置包括根據前述所描述的包含通信元件的物流面單。非限制性地,在優選的技術方案中所述包裝裝置為信封,快遞包裝袋或包裝箱。
本實用新型的包裝裝置與面單可以按照可行的方式進行連接。例如,在具有容納物流面單的包裝袋或信封中,可將包括通信元件的物流面單置于其中;或者將物流面單與包裝裝置粘結。本實用新型的包括了所述物流面單的包裝裝置既可以實現對包裝裝置的監控和操作,又能夠實現對包含通信元件的物流面單進行操作和調整,相比通信元件直接設置在包裝裝置上的結構,能夠根據應用場合進行更加靈活的操作。
以下,將結合說明書附圖及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及優點做出更加詳細的解釋和說明。應當理解的是,說明書、具體實施方式及說明書附圖中所呈現的內容,僅僅為了更加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及其優點,并不對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構成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能夠在說明書公開內容的基礎上,針對各種合理的變換得到變化后的技術方案,只要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各種變化后的技術方案均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常江,未經常江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0831058.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虹膜識別系統
- 下一篇:可見光區域納米結構陣列增透膜及其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