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重金屬污水處理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620828040.X | 申請日: | 2016-07-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384948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8-08 |
| 發明(設計)人: | 黃付平;覃科文;黃枰;宋紅軍;韓彪;黎鉉海;莫雅圓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西壯族自治區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C02F9/04 | 分類號: | C02F9/04;C02F101/2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30022 廣西***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重金屬 污水處理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污水處理設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重金屬污水處理系統。
背景技術
污水中有很多銅、鐵、鋅、鎂等重金屬,它們或是溶解在污水中,或是懸浮在污水中。傳統的污水凈化方法是先經過過濾或絮凝,把污水中的懸浮物質去除,然后再用活性污泥法,噴水慮床法,厭氧等微生物處理方法來去除污水中的溶解性物質。去除懸浮物質一般選用的絮凝劑是硫酸鋁,硫酸鐵,硫酸亞鐵等無機絮凝劑,或是聚丙烯酰胺,聚合氯化鋁等高分子絮凝劑。這些絮凝劑能夠有效地去除污水中的懸浮物質,但卻不能去掉溶解性的污染物。用微生物的方法可以去除溶解性的污染物,但是微生物處理方法很有局限性,需要調節pH,溫度,溶氧量等條件。并且,污染物質是微生物的養分,養分的量過多或是過少都會影響微生物的凈化處理能力。另外含鹽量或是含油量過多的污水也會造成微生物處理率降低,必須做預處理。為了維持這些處理條件,微生物處理方法需要調整槽,曝氣槽,沉淀槽,污泥回送系統,消化槽等設備。為了安裝這些設備,需要很大的占地面積。總之微生物處理需要藥劑費,人員費,電費等各種各樣的運行成本和較高的投資成本。使用活性污泥法的微生物處理雖然能夠去除一部分的重金屬,但是產生的污泥還是會照成二次污染等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就在于: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占地面積小、成本低、不會造成二次污染的重金屬污水處理系統。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重金屬污水處理系統,依次包括中和池、混凝反應池、絮凝反應池、分離池以及回收系統,所述中和池、混凝反應池設有攪拌器和計量泵,所述中和池的底部與混凝反應池連接,所述分離池中設有擋板,所述擋板上設有微濾膜,所述分離池的上部設有排水管,所述分離池的底部通過螺桿輸送機與回收系統連接。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為:
所述排水管與過濾器連接。
所述回收系統包括磁分離機和壓力機。
所述分離池內設有攪拌器,所述分離池與磁分離機連接。
所有的連接管道均設有閥門。
所述絮凝反應池和分離池設有圖像采集設備。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
本實用新型的重金屬污水處理系統,通過向污水中投入助凝劑、磁性劑等,利用中和池、混凝反應池、絮凝反應池及分離池,通過化學反應是污水中呈溶解狀態的重金屬轉變為不溶于水的重金屬化合物,再通過過濾和分離使沉淀物從水溶液中去除,解決重金屬對環境的危害。本實用新型分離出的重金屬化合物能夠回收再分離出重金屬,磁性劑可以反復使用。本實用新型提高了污水中重金屬去除率,提升了排放水達到地表水V類以上標準,減少了污泥排放,實現連續操作、自動化、安裝便捷、占地少、成本低。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例說明:
1、中和池;2、混凝反應池;3、絮凝反應池;4、分離池;41、擋板;42、微濾膜;43、排水管;44、螺桿輸送機;45、儲水區;46、金屬區;5、回收系統;6、攪拌器;7、計量泵;8、過濾器。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說明書附圖和具體優選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但并不因此而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的重金屬污水處理系統,依次包括中和池1、混凝反應池2、絮凝反應池3、分離池4以及回收系統5,中和池1、混凝反應池2設有攪拌器6和計量泵7。中和池1的底部與混凝反應池2連接,分離池4內設有攪拌器6。分離池4中設有擋板41,擋板41將分離池分為儲水區45和金屬區46。擋板41上設有微濾膜42,分離池4的上部設有排水管43,排水管43與過濾器8連接。回收系統5包括磁分離機和壓力機,分離池4的底部通過螺桿輸送機44與磁分離機銜接。所有的連接管道均設有閥門。本實用新型提高了污水中重金屬去除率,提升了排放水達到地表水V類以上標準,減少了污泥排放,實現連續操作、自動化、安裝便捷、占地少、成本低。
本實施例中,絮凝反應池3和分離池4設有圖像采集設備。
本實用新型的重金屬污水處理系統,工作過程如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西壯族自治區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未經廣西壯族自治區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0828040.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超純雙膜雙泵水路結構
- 下一篇:一種污水用新型污水處理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