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能精確測量引流量的乳腺手術后引流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620807488.3 | 申請日: | 2016-07-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198359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5-31 |
| 發明(設計)人: | 忽瑞紅;郭絲錦;趙潔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軍醫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1M1/00 | 分類號: | A61M1/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61216 | 代理人: | 李婷,張明 |
| 地址: | 710032 ***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精確 測量 引流 乳腺 術后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療輔助用具,具體涉及一種能精確測量引流量的乳腺手術后引流裝置。
背景技術
乳腺手術是臨床上常見的手術之一,手術的類型包括單純乳腺切除、大范圍包塊切除術、腋窩淋巴結清掃術、乳腺癌改良根治術等。絕大多數乳腺手術需要術后引流,也可以輔助排除創面的滲液、滲血,有助于創面的愈合,并且通過觀察引流液的顏色和引流量,可幫助醫生判斷創面是否發生活動性出血等情況,以做到早發現、及時處理。因此,對乳腺手術后引流液的定量收集與觀察也是術后護理的一項重要工作。
現有的乳腺手術后引流裝置,只能對乳腺引流液進行收集,收集完畢后,為了精確測量引流量,需要將引流液倒入到量杯中進行測量。這個過程不僅非常麻煩,而且由于引流裝置內部的引流液不能完全倒出,也會使得最終測量結果不準確;另外,在倒出引流液時,也容易出現傾灑的情況。因此,當前的乳腺手術后引流裝置不能很好地滿足護理工作的實際需求。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精確測量引流量的乳腺手術后引流裝置,能便于乳腺引流液的收集、測量和處理過程,給護理工作帶來便利。
為了實現上述任務,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能精確測量引流量的乳腺手術后引流裝置,包括引流器,引流器為伸縮式結構,在引流器內部設置有彈簧;引流器的頂面上開設有引流孔以及導氣孔,引流孔上接有引流管,而導氣孔上可拆卸地設置有塞體;引流器的底部設置有導流孔,在引流器的下方設置有與導流孔貫連的測量桶,測量桶為可伸縮式結構,在測量桶的外壁上設置有刻度。
進一步地,所述的引流器包括第一伸縮桶,第一伸縮桶的頂部以底部分別設置有上蓋板、下底板,所述的引流孔和導氣孔開設在上蓋板上,導流孔開設在下底板上。
進一步地,所述的引流器內的底面上開設有導流槽,導流槽為漏斗形結構,導流槽的下端與所述的導流孔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的測量桶包括用于和導流孔連接的連接器,連接器的下端連接有第二伸縮桶,在第二伸縮桶底部連接有底桶。
進一步地,所述的連接器為倒漏斗形結構,在所述的引流器底部設置有與導流孔貫連的接口管,接口管帶有內螺紋,在連接器上設置有與所述的內螺紋配合的外螺紋。
進一步地,所述的測量桶的底部固定在一個基板上,基板上設置有用于和引流器底部連接的連接裝置。
進一步地,所述的基板上通過轉軸安裝有定位桿。
進一步地,所述的連接裝置包括垂直設置在基板上的固定桿,固定桿的上端設置有圓錐臺形的塞頭,在引流器的底部開設有與塞頭配合的、彈性的插孔。
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技術特點:
1.本實用新型具有折疊功能,在引流時以及未使用收納時,不占用過大的空間;
2.本實用新型兼具引流和測量功能,能在引流后方便地對引流液體的體積進行精確的測量,從而為醫生提供輔助診斷信息;
3.本實用新型對引流液的處理過程更加方便,能徹底排除引流液,并且清洗、消毒過程更加容易,為醫護人員提供了便捷的輔助工具。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縱向剖視示意圖;
圖2為測量桶展開后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斜俯視圖;
圖中標號代表:A—引流器,B—測量桶,1—引流管,2—導氣孔,3—塞體,4—上蓋板,5—第一伸縮桶,6—彈簧,7—導流槽,8—插孔,9—塞頭,10—導流孔,11—下底板,12—接口管,13—連接器,14—固定桿,15—第二伸縮桶,16—基板,17—底桶,18—轉軸,19—定位桿,20—刻度。
具體實施方式
遵從上述技術方案,如圖1至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能精確測量引流量的乳腺手術后引流裝置,包括引流器A,引流器A 為伸縮式結構,在引流器A內部設置有彈簧6;引流器A的頂面上開設有引流孔以及導氣孔2,引流孔上接有引流管1,而導氣孔2上可拆卸地設置有塞體3;引流器A的底部設置有導流孔10,在引流器A的下方設置有與導流孔10貫連的測量桶B,測量桶B為可伸縮式結構,在測量桶B的外壁上設置有刻度2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軍醫大學,未經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軍醫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0807488.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物聯網入侵檢測方法及裝置
- 下一篇:綁腿引流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