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汗蒸煲有效
| 申請號: | 201620796839.5 | 申請日: | 2016-07-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659649U | 公開(公告)日: | 2017-11-24 |
| 發明(設計)人: | 吉建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吉建平 |
| 主分類號: | A47J27/00 | 分類號: | A47J27/00;A47J36/06 |
| 代理公司: | 重慶弘旭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50209 | 代理人: | 周韶紅 |
| 地址: | 402260 重慶市江津***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汗蒸煲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在蒸汽中烹調食品用的裝置,尤其涉及一種汗蒸煲。
背景技術
汽鍋是具有中國特色的食物加工廚具,其加工食物的特點在于蒸汽在汽鍋內一面加熱食物,一面冷凝蒸餾為為湯汁所形成的獨特風味。現有的汽鍋結構由于蒸汽進孔少,而且隨著蒸汽進入后鍋體和鍋蓋的溫度上升,蒸汽的冷凝蒸餾量逐漸減少,所以一般開始加熱前鍋體內先加一定量水或湯,這樣加工的食物的口感不能充分體現其風味特點。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在中國專利200620117237.9中公開了一種汽鍋,其結構主要由鍋蓋、鍋體和鍋體托罩組成,所述鍋蓋頂部呈錐形下凹,所述鍋體為平底型鍋體,其上部設有蒸汽通孔。所述鍋蓋下端內表面中部呈與頂部錐形下凹向對應的下凸。采用上述的汽鍋,即能保證鍋體內有充足的蒸汽進入量,又能控制冷凝蒸餾水生成量。
然而,即使采用上述專利中的汽鍋,依然存在的問題有:烹飪時間長、湯汁少、冷熱交換不平衡等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烹飪時間短、湯汁多且冷熱交換平衡的一種汗蒸煲。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一種汗蒸煲,包括鍋體和鍋蓋,所述鍋蓋包括蓋體,在所述蓋體頂面設置有下凹部,在所述蓋體底面設置有與所述下凹部相對應的下凸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凸部的底面具有冷卻面。采用這樣的設置,能夠使得冷熱交換更加平衡,使得烹飪時湯汁更加多、烹飪時間更加短。
為了進一步增加湯汁量,所述冷卻面呈半球形下凸狀。
為了進一步使得冷熱交換更加平衡,所述冷卻面呈橫向平面狀。
優選地,所述下凸部側壁為豎直向下或者具有向內的斜度。豎直向下時能夠增加下凹部的容積。
為了進一步縮短烹飪時間,在所述蓋體頂面的下凹部內壁上設置有用于固定水管的固定部。
為了進一步簡化結構,所述固定部為設置在所述下凹部內壁上的圓環體
為了進一步縮短烹飪時間、平衡冷熱交換,在所述蓋體頂面的下凹部內壁上設置有出水孔。
為了進一步平衡冷熱交換,所述固定部與所述出水孔相對設置。
為了進一步增大汗蒸煲的容量,所述下凸部的冷卻面不低于所述鍋體的頂面。
為了進一步提高安全性能,在所述蓋體上設置有出汽孔。
為了進一步增加湯汁量,所述鍋體包括內鍋和外鍋,所述內鍋架設在所述外鍋內壁上,且在所述內鍋壁上部設置有通氣孔。
為了進一步縮短烹飪時間,在所述內鍋下部的外鍋壁上設置有帶孔隔板。
采用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汗蒸煲,能夠帶來的有益效果有:能夠平衡冷熱交換,調節烹飪時間;能夠縮短烹飪時間,增加湯汁量,并且能夠根據需要,能自動排出食物中的油脂。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示意圖一;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示意圖二;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示意圖三。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通過附圖中所示的實施例來介紹本實用新型,但本實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所介紹的實施方式,任何在本實施例基本精神上的改進或替代,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所要求保護的范圍:
實施例:如圖1-3所示,一種汗蒸煲,包括鍋體1和鍋蓋2,所述鍋蓋2包括蓋體21,在所述蓋體21頂面設置有下凹部22,在所述蓋體21底面設置有與所述下凹部22相對應的下凸部23,所述下凸部23的底面具有冷卻面24。其中,所述冷卻面24可以是呈半球形下凸狀,也可以是呈橫向平面狀。所述下凸部23側壁為豎直向下或者具有向內的斜度。豎直向下時能夠增加下凹部22的容積。并且所述側壁可以為圓環狀,也可為多面狀、比如說三面、四面、五面、六面、七面、八面、九面、十面狀等。所述冷卻面24在烹飪的過程中,能夠冷卻高溫的蒸汽,使得蒸汽變為含有食物濃香的液體滴入到鍋體內部,作為湯汁的唯一來源。
另外,在所述蓋體21頂面的下凹部22內壁上設置有用于固定水管的固定部25。所述固定部25為設置在所述下凹部22內壁上的圓環體,或者是用于固定水管的夾具等。而且,在所述蓋體21頂面的下凹部22內壁上設置有出水孔26。其中,所述圓環體與所述出水孔26相對設置。
另外,所述下凸部23的冷卻面24不低于所述鍋體1的頂面,可以與所述鍋體1頂面相平齊,也可以高于所述鍋體1頂面。在所述蓋體21上設置有出汽孔27。
另外,所述鍋體1包括內鍋11和外鍋12,所述內鍋11架設在所述外鍋12內壁上,且在所述內鍋11壁上部設置有通氣孔13。在所述內鍋11下部的外鍋12壁上設置有帶孔隔板14。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吉建平,未經吉建平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0796839.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