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氧氣濕化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620795759.8 | 申請日: | 2016-07-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534973U | 公開(公告)日: | 2017-10-03 |
| 發明(設計)人: | 吳光明;毛堅強;蔡林泉;張麗琴;楊臘虎;魏滟;束建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魚躍信息系統有限公司;江蘇魚躍醫療設備股份有限公司;南京魚躍軟件技術有限公司;蘇州魚躍醫療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M16/16 | 分類號: | A61M16/16 |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識律師事務所32207 | 代理人: | 張蘇沛 |
| 地址: | 211100 江蘇省南***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氧氣 濕化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醫療器械技術耗材領域,具體涉及制氧機氧氣濕化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吸氧是常用的搶救或治療手段之一,醫用氧氣極其干燥,如果使用者直接吸入會導致呼吸道干燥不適,因此氧氣濕化成為氧療過程中不可缺少的環節,氧氣濕化器也就成為輸氧設備中必不可少的醫療設備。
傳統的氧氣濕化器采用杯體和杯蓋用螺紋旋緊的方式密封,這種方式,需要用戶旋轉杯蓋,經常會旋不好而漏氣;傳統的另一類的濕化器采用硅膠堵頭密封,這種硅膠堵頭直徑一般較小,不方便清洗濕化器內部。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之不足而提供一種結構合理、密封良好、便于清洗且安全、經濟、簡單的新型氧氣濕化器。
為達到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氧氣濕化器,包括濕化器蓋、濕化器腔和濕化器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濕化器腔設置出氣接頭和注水口,所述濕化器座設置進氣接頭,所述濕化器腔和濕化器座密封固定連接為一體,所述濕化器蓋密封安裝在所述注水口上。
上述的氧氣濕化器,其進一步特征在于:所述濕化器腔設置第一腔體和第二腔體,第一腔體和第二腔體之間用隔板隔開,所述第一腔體和第二腔體通過相鄰隔板底部的出泡裝置相通,所述出氣接頭和第二腔體相通,所述注水口和第二腔體相通,所述進氣接頭和第一腔體相通,所述進氣接頭通過進氣導管連通到第一腔體的上半部。即:進氣導管和出氣接頭在不同腔體。
上述的氧氣濕化器,其進一步特征在于:所述濕化器腔和濕化器座密封固定連接方式不限于熔接、膠接、焊接、卡接、鉚接或螺旋連接。所述濕化器蓋密封安裝在所述注水口上時,所述濕化器蓋設置有孔、濕化器蓋整體覆蓋濕化器腔上部,或者所述濕化器蓋僅僅為注水口的封口蓋;密封方式為O型圈、密封條、密封槽、螺旋門、彈性變形墊或卡扣彈性圈。例如:密封槽可以插在濕化器腔的注水口里。濕化器座的進氣接頭的密封槽里也可以設置O型圈。所述出泡裝置是出泡槽、出泡孔、出泡縫隙或單向閥門,但不限于上述所舉四例。
另外,作為本發明的一個變例,一種氧氣濕化器,包括濕化器蓋、濕化器腔和濕化器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濕化器腔設置進氣接頭、出氣接頭和注水口,所述濕化器座與所述濕化器腔一體設計,所述濕化器蓋密封安裝在所述注水口上;所述濕化器腔設置第一腔體和第二腔體,所述第一腔體和第二腔體通過相鄰隔板底部的出泡裝置相通,所述出氣接頭和第二腔體相通,所述注水口和第二腔體相通,所述進氣接頭對內與第一腔體相連通。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結構簡單,生產方便效率高,成本低,密封效果好,注水口大方便注水和清洗,用戶使用簡單方便可靠;
(2)濕化器可以內嵌在制氧機上,和制氧機融為一體,美化制氧機的外觀;有效的降低濕化的噪音,提高用戶舒適度。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氧氣濕化器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氧氣濕化器的爆炸圖。
圖3是本發明氧氣濕化器的濕化器蓋立體圖。
圖4是本發明氧氣濕化器的濕化器腔立體圖。
圖5是本發明氧氣濕化器的A-A剖面圖。
圖6是本發明氧氣濕化器的B-B剖面圖。
圖7是本發明氧氣濕化器的裝水后形象示意圖。
圖8是本發明氧氣濕化器的裝水通氧氣后示意圖。
圖中:1-濕化器蓋;2-第一O型圈;3-濕化器腔;4-濕化器座;5-第二O型圈;6-水;11-濕化器蓋孔;12-第一密封槽;131-第一卡扣;132-第二卡扣;31-出氣接頭;32-注水口;331-第一凸臺;332-第二凸臺;34-第一隔板;35-出泡槽;36-第二隔板;37-第一腔體;38-第二腔體;39-密封槽;41-進氣導管;42-第二密封槽;43-進氣接頭;44-密封筋;45-支撐柱。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說明。
如圖1、圖2、圖3和圖4,本實施例的氧氣濕化器,包括濕化器蓋1、濕化器腔3和濕化器座4,所述濕化器蓋1設置濕化器蓋孔11和第一密封槽12,所述濕化器腔3設置出氣接頭31和注水口32,所述濕化器腔3內設置第一隔板34和第二隔板36把腔體分成第一腔體37和第二腔體38,所述濕化器座4設置進氣導管41和進氣接頭43,所述進氣導管41的孔和進氣接頭43的孔相連,所述進氣接頭43設置有第二密封槽42;所述第一隔板34下端設置出泡槽3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魚躍信息系統有限公司;江蘇魚躍醫療設備股份有限公司;南京魚躍軟件技術有限公司;蘇州魚躍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江蘇魚躍信息系統有限公司;江蘇魚躍醫療設備股份有限公司;南京魚躍軟件技術有限公司;蘇州魚躍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0795759.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可精確調焦的調焦環
- 下一篇:攝像機前紅外透光面板的密封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