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多方位教學模型展示架有效
| 申請號: | 201620791270.3 | 申請日: | 2016-07-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331661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7-14 |
| 發明(設計)人: | 李世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世斌 |
| 主分類號: | G09B19/00 | 分類號: | G09B19/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52470 河南省鄭州市登封市***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多方位 教學 模型 展示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教學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多方位教學模型展示架。
背景技術
在建筑設計或機械設計領域,通常由于產品結構相對較為復雜,需要通過模型展示進行解讀講解,而對于結構模型在多個教室間的運送、模型多方位的展示是現階段所面臨的難題,導致在講解過程中,移動困難,一些特殊部位無法進行直觀的觀察或僅僅能夠部分學生觀察到,導致課堂效率低下,模型講解展示不到位。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提供一種結構設計合理、緊湊,能夠進行多方位調節轉動從而實現不同的視角進行展示的多方位教學模型展示架。
為達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多方位教學模型展示架,包括底板、設置在底板上的兩立柱、通過連座軸承樞接設置在立柱頂部的支撐軸、設置在支撐軸上的轉盤、和設置在兩轉盤之間的兩組抱箍轉動單元,所述的抱箍轉動單元包括固定設置在轉盤上的上撐板和下撐板、支撐圈和固定設置在支撐圈外側的支撐環,所述的支撐環卡設在上撐板與下撐板之間,且支撐環上下兩側均開設有環形凹槽,上撐板和下撐板上均設置有與環形凹槽匹配的滾珠,所述的支撐圈內側呈圓周均布設置有多個頂推動力推桿,頂推動力推桿端部設置有頂推板。
在兩組抱箍轉動單元中,其中一組抱箍轉動單元的上撐板和下撐板的底端設置有底撐板,所述的底撐板上設置有固定螺桿和固緊螺母,所述的轉盤上設置有與固定螺桿對應的調節通槽。
所述的底板下設置有一組萬向滾輪和一組定向滾輪。
所述的立柱上設置有與轉盤對應的防轉動螺桿。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結構設計合理、緊湊,其通過轉盤和支撐圈能夠實現多個方位的變化,從而擴大了模型展示的角度便于多范圍進行觀察,操作方便,大大提高了課堂展示效率,同時其便于運輸,能夠實現多個教室的轉送,本實用新型針對體積較大,難以穩定,無法進行全方位展示的模型,提供了良好的展示穩固支撐結構,大大提高了模型在教學過程中所起到的作用,便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中序號:1為底板、2為立柱、3為支撐軸、4為轉盤、5為連座軸承、6為上撐板、7為下撐板、8為支撐圈、9為支撐環、10為環形凹槽、11為滾珠、12為頂推動力推桿、13為頂推板、14為底撐板、15為固定螺桿、16為固緊螺母、17為萬向滾輪、18為定向滾輪、19為防轉動螺桿。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做詳細說明。
參見圖1和圖2,一種多方位教學模型展示架,包括底板1、設置在底板上的兩立柱2、通過連座軸承5樞接設置在立柱頂部的支撐軸3、設置在支撐軸3上的轉盤4、和設置在兩轉盤4之間的兩組抱箍轉動單元,所述的抱箍轉動單元包括固定設置在轉盤上的上撐板6和下撐板7、支撐圈8和固定設置在支撐圈8外側的支撐環9,所述的支撐環9卡設在上撐板6與下撐板7之間,且支撐環9上下兩側均開設有環形凹槽10,上撐板6和下撐板7上均設置有與環形凹槽10匹配的滾珠11,所述的支撐圈8內側呈圓周均布設置有多個頂推動力推桿12,頂推動力推桿12端部設置有頂推板13。
在兩組抱箍轉動單元中,其中一組抱箍轉動單元的上撐板6和下撐板7的底端設置有底撐板14,所述的底撐板14上設置有固定螺桿15和固緊螺母16,所述的轉盤4上設置有與固定螺桿15對應的調節通槽。
所述的底板下設置有一組萬向滾輪17和一組定向滾輪18,所述的立柱上設置有與轉盤對應的防轉動螺桿19。
本實用新型結構設計合理、緊湊,其通過轉盤和支撐圈能夠實現多個方位的變化,從而擴大了模型展示的角度便于多范圍進行觀察,操作方便,大大提高了課堂展示效率,同時其便于運輸,能夠實現多個教室的轉送,本實用新型針對體積較大,難以穩定,無法進行全方位展示的模型,提供了良好的展示穩固支撐結構,大大提高了模型在教學過程中所起到的作用,便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發明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發明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本發明的原理,在不脫離本發明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發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發明的范圍內。本發明要求的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同物界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世斌,未經李世斌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0791270.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連續極耳對稱復合網狀電極卷繞式蓄電池
- 下一篇:設活動夾持齒的呆扳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