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雙頭內螺紋模具有效
| 申請號: | 201620787200.0 | 申請日: | 2016-07-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186232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5-24 |
| 發明(設計)人: | 王鵬輝;浦許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啟點機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9C45/26 | 分類號: | B29C45/26;B29C45/4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晨皓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31260 | 代理人: | 成麗杰 |
| 地址: | 215103 江蘇省蘇州***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雙頭內 螺紋 模具 | ||
1.雙頭內螺紋模具,包括前模和后模,所述前模包括上固定板(1)、前模齒輪板(4)、前模板(6),所述上固定板(1)和前模齒輪板(4)相互固定,所述后模包括相互固定的下固定板(2)、后模墊板(3)、后模齒輪板(5)、后模板(7),所述前模板(6)內凹設有前模仁(21),所述后模板(7)內凹設有后模仁(22),所述前模仁(21)和所述后模仁(22)匹配形成用于成型產品的成型腔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模板(6)與后模板(7)之間設有尼龍開閉器(33),所述前模齒輪板(4)內設有齒條(34)、油缸(23)、前模大齒輪(14),所述油缸(23)帶動所述齒條(34)運動,所述齒條(34)與所述前模大齒輪(14)嚙合,所述前模大齒輪(14)的另一側還嚙合有第一螺紋軸(11),所述第一螺紋軸(11)貫穿于所述前模齒輪板(4)和前模板(6),且其頂端為與產品(100)的第一螺紋(101)匹配的螺紋頭,該螺紋頭伸入至所述成型腔室內;所述后模齒輪板(5)設有液壓馬達(15)、后模齒輪(30),及與所述后模齒輪(30)嚙合的第二螺紋軸(13),所述第二螺紋軸(13)穿過后模板(7)且其頂端為與產品(100)的第二螺紋(102)匹配的螺紋頭,該螺紋頭伸入至所述成型腔室內。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頭內螺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模齒輪板(4)和前模板(6)之間還設有熱流道板(8),所述熱流道板(8)與所述上固定板(1)、前模齒輪板(4)三者固定。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雙頭內螺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腔室內設有與所述產品(100)的止轉筋(103)配合的止轉結構;所述前模板(6)與所述熱流道板(8)之間設有限位螺絲(18),所述限位螺絲(18)限定前模板(6)與所述熱流道板(8)打開的距離大于所述第一螺紋(101)的軸向長度。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雙頭內螺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紋軸(13)內部設有用于冷卻的噴管(37)。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雙頭內螺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模板(6)與所述后模板(7)之間設有精定位機構(25),所述精定位機構用于限定所述前模板(6)與所述后模板(7)打開的距離。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雙頭內螺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缸(23)設有微動開關(24),所述微動開關(24)與設置在所述齒條(34)一端的滑塊(19)配合控制所述齒條(34)前進與后退的距離。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雙頭內螺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齒條(34)的兩端分別通過齒條定位塊(20)固定于所述前模齒輪板(4)。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雙頭內螺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模設有熱流道(16),所述熱流道(16)的末端設有熱流道鑲套(17),所述熱流道鑲套(17)軸向兩端的直徑不同。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雙頭內螺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紋軸(11)外套有第一軸承(10);所述第二螺紋軸(13)外套有第二軸承(12);所述第一螺紋軸(11)的上下端分別設有軸套(9),位于上端的軸套(9)固定設于所述前模齒輪板(4),位于上端的第一軸承(10)設置于所述位于上端的軸套(9)的下方,位于下端的軸套(9)固定設于所述前模板(6)上,位于下端的第一軸承(10)設置于所述熱流道板(8)上;所述上固定板(1)外側設有前模隔熱板(35),所述下固定板(2)外側設有后模隔熱板(36)。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啟點機械有限公司,未經蘇州啟點機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0787200.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納米級富里酸泥炭面膜及其制備方法
- 下一篇:一種防紫外線試劑的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