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自動磨拋物線中高曲線的外圓磨床有效
| 申請號: | 201620774587.6 | 申請日: | 2016-07-2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296743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7-04 |
| 發明(設計)人: | 查方進;吳小峰;程榮江;徐燕;宋國杰;錢威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大松瓦楞輥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4B5/16 | 分類號: | B24B5/16;B24B51/00;B24B41/02;B24B47/20;B24B55/03;B24B55/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01601 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自動 拋物線 中高 曲線 磨床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外圓磨床,具體為一種自動磨拋物線中高曲線的外圓磨床。
背景技術
普通的外圓磨床加工中高曲線的工件精度非常不好,且中高曲線是否為拋物線可靠性不高,質量穩定性非常差,由于人為操作上的控制隨操作人員個人技能等因素影響整個產品質量。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傳統外圓磨床加工中高曲線的工件精度不好,且中高曲線是否為拋物線可靠性不高,質量穩定性非常差的缺陷,提供一種自動磨拋物線中高曲線的外圓磨床,從而解決上述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自動磨拋物線中高曲線的外圓磨床,包括床身、第一立柱、第二立柱、工作臺機構、第一橫向進機構、第二橫向進機構、第三橫向進機構和磨頭機構,所述第一橫向進機構通過滑軌固定在滑動底座的一端,所述第二橫向進機構通過滑軌固定在滑動底座的另一端,所述工作臺機構固定于第一橫向進機構的一側,所述滑動底座通過第三橫向進機構固定在床身的上端,所述第一橫向進機構的一側置于第一立柱的內部,所述第一立柱的內部設有減速機,所述第一立柱頂端的一側設有氣缸,所述氣缸的一側設有定位銷和固定爪盤,所述工作臺機構的頂部設有主軸,所述工作臺機構的一側設有冷卻水管,所述工作臺機構的底端設有潤滑泵,所述第二橫向進機構的一側置于第二立柱的內部,所述第二立柱的一側設有控制器,所述第二立柱的頂部設有磨頭機構,所述床身的兩端分別設有擋板,所述床身內部的一側設有水泵,所述水泵的上端設有濾網,所述床身的一側設有人體感應器,所述人體感應器的一側設有揚聲器。
進一步的,所述主軸設有與定位銷卡合的定位孔。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橫向進機構、第二橫向進機構和第三橫向進機構均采用伺服機構。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橫向進機構與滑軌和第二橫向進機構與滑軌均通過滑塊滑動連接,且第一橫向進機構與滑軌連接處、第二橫向進機構與滑軌連接處、第三橫向進機構與滑動底座的連接處均設有滾珠絲桿,所述滾珠絲桿的兩端分別與第一橫向進機構、第二橫向進機構和第三橫向進機構內部的驅動電機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滑動底座的底部與床身的連接處設有滑動導軌。
進一步的,所述控制器內部編寫有數控系統編程。
進一步的,所述驅動電機的型號為GNT2000+18NM。
進一步的,所述滾珠絲桿的型號為4006-1300(P3)。
進一步的,所述潤滑泵通過潤滑管道與第一橫向進機構、第二橫向進機構、第三橫向進機構和磨頭機構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控制器與驅動電機、潤滑泵、減速機、氣缸、水泵、人體感應器和楊聲器電性連接。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種自動磨拋物線中高曲線的外圓磨床,數控自動磨設備能提高工藝穩定性,提高產品質量,降低返修率,降低返修工時,提高工作效率;同時能加工真正意義上的拋物線中高曲線的工件,該數控自動磨設備無需人員手工調整,編制好程序即可自動對工件按要求去進行加工,對人員技能及操作要求降低,不會以人員個人因素而影響產品質量。
附圖說明
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并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一起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圖中:
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述一種自動磨拋物線中高曲線的外圓磨床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床身;2、滑軌;3、濾網;4、水泵;5、減速機;6、第一立柱;7、第一橫向進機構;8、氣缸;9、定位銷;10、主軸;11、固定爪盤;12、冷卻水管;13、工作臺機構;14、潤滑泵;15、滑動底座;16、磨頭機構;17、第二橫向進機構;18、第二立柱;19、滑塊;20、擋板;21、楊聲器;22、人體感應器;23、第三橫向進機構;24、滾珠絲桿;25、控制器。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大松瓦楞輥有限公司,未經上海大松瓦楞輥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0774587.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