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雙區(qū)氣囊式頸椎牽引器有效
申請?zhí)枺?/td> | 201620772728.0 | 申請日: | 2016-07-16 |
公開(公告)號: | CN206183452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5-24 |
發(fā)明(設計)人: | 苗妮妮 | 申請(專利權)人: | 苗妮妮 |
主分類號: | A61F5/042 | 分類號: | A61F5/042;A61H1/02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地址: | 266700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氣囊 頸椎 牽引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醫(yī)療器械技術領域,涉及一種康復科用器械,具體涉及一種雙區(qū)氣囊式頸椎牽引器。
背景技術
目前,在治療頸椎病的頸椎牽引器中,充氣的氣囊式的頸椎牽引器使用比較方便,但也存在一些缺點。由于目前氣囊式牽引器整體為一個相通的完整氣室,由于正常的頸椎為內彎的弧形結構,所以在牽引過程中盡量要求患者頸部后仰,但是由于患者之間個體的差異化,目前的氣囊式牽引器并不能夠牽引器的前后高度調節(jié),只能依靠患者主動掌握體位,從而支撐度不是很好。另外,目前氣囊式牽引器為非閉合的環(huán)形結構,開口位于頸部的前端,因此這種牽引器僅能對頸部的前端或后端作用,而不能同時作用于頸部的前端和后端,而且還容易脫落,影響患者的使用。
專利CN200620024434.6公開了一種充氣式頸椎牽引固定器,將氣囊分為前組氣囊和后組氣囊的牽引固定器,使用時前組氣囊對頸部前端作用,后組氣囊對頸部后端作用,使得頸椎牽引固定器能同時對頸部前、后端作用。該專利雖然分為前組氣囊和后組氣囊,但是兩者的氣室相通,相應的高度并不受單獨控制。另外,前組氣囊和后組氣囊的連接處存在空隙,導致受力不均勻,尤其是患者活動頸部將力施壓到空隙處時,會直接導致患者頸部失去支撐力,讓患者感覺不是很舒適。
專利CN201020290979.8公開了一種治療頸椎病的充氣式頸椎牽引固定器,包括充氣囊、充氣管和充氣球,所述充氣囊分為通過連接搭扣連接且相連通的前組氣囊、后組氣囊、左組氣囊和右組氣囊,充氣囊內均設置有永磁材料,充氣囊外表面設置有充氣球固定搭扣。該專利由于前組氣囊、后組氣囊、左組氣囊和右組氣囊之間通過搭扣連接,仍然存在上文提到的各個氣囊不能單獨受到控制且仍會存在因空隙導致的不適感,另外由于相互連通是一個整體,因此使用時需要從頭部套入到頸部,這就要求該固定器設計時材料要具有較大的彈性,但是較大的彈性會導致患者在使用時氣囊缺乏縱向的支撐力,從而不能夠很好的達到牽引的目的。
實用新型內容
根據(jù)以上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雙區(qū)氣囊式頸椎牽引器,通過結構優(yōu)化,將環(huán)形氣囊分割成兩個可以單獨受控的區(qū)域,自由的調節(jié)患者頸部的前后高度,同時將該氣囊式頸椎牽引器在使用時可以成為一個閉合的環(huán)形氣囊,整體受力均勻,能夠對患者頸部各個方向起到支撐力,并且不容易脫落。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雙區(qū)氣囊式頸椎牽引器,包括環(huán)形氣囊,所述的環(huán)形氣囊通過位于中間部位的隔膜分成兩個獨立的區(qū)域,每個區(qū)域包括上中下三層氣囊體,所述的所述上中下三層氣囊體通過氣孔連通,所述下層氣囊體均通連有充氣管,所述的充氣管的另一端連接有充氣球;所述的環(huán)形氣囊的一端端頭具有內凹結構,且該端頭的外表面圍繞設置有連接布A;所述的環(huán)形氣囊的另一端端頭具有尖頭結構,所述的尖頭結構與內凹結構相匹配,該端頭的外表面圍繞設置有連接布B,所述的連接布A和連接布B通過連接結構連接在一起。
其中,優(yōu)選方案如下:
所述的連接布A和連接布B通過魔術貼連接在一起,也可以通過拉鏈連接在一起。本實用新型更加優(yōu)選通過拉鏈連接,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證連接的穩(wěn)定性,環(huán)形氣囊的兩端不容易分開。
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將該氣囊式頸椎牽引器套入到患者頸部,通過充氣球向環(huán)形氣囊充氣,然后將具有尖頭結構的一端置入到另一端的內凹結構中,最后將連接布A和連接布B連接在一起即可,其中,隔膜處位置和兩個端頭連接處位置分別位于患者頸部的兩側。患者根據(jù)實際需要,分別操作與兩個區(qū)域相連的充氣球,實現(xiàn)前后高度的自由調節(jié)。
本實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1)環(huán)形氣囊分割成兩個可以單獨受控的區(qū)域,可以自由的調節(jié)患者頸部的前后高度;(2)該氣囊式頸椎牽引器在使用時可以成為一個閉合的環(huán)形氣囊,且連接處為嵌套式結構,氣體分布與其它部位基本一致,因此不會出現(xiàn)受力不均勻的問題,從而保證了患者頸部各個方向起到支撐力,達到了牽引的目的,并且不容易脫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俯視圖;
圖中:1、環(huán)形氣囊 2、充氣管 3、充氣球 4、內凹結構 5、連接布A 6、尖頭結構 7、連接布B 8、隔膜。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實施例和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描述。
實施例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苗妮妮,未經(jīng)苗妮妮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077272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一種家用便攜式的清掃裝置
- 下一篇:集成化自動避障清掃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