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鍋鏟有效
| 申請號: | 201620766128.3 | 申請日: | 2016-07-2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573523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3-05 |
| 發明(設計)人: | 王旭亮;瞿義生;張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武漢蘇泊爾炊具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47J43/28 | 分類號: | A47J43/28 |
| 代理公司: | 武漢東喻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2224 | 代理人: | 李佑宏 |
| 地址: | 430051 湖***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鏟口 彎折部 鍋鏟 圓弧過渡 本實用新型 金屬鏟體 左右兩側 耐磨性 廚具 不粘鍋 耐磨層 前端面 鏟柄 鋒利 | ||
本實用新型屬于廚具領域,并公開了一種鍋鏟,包括金屬鏟體,所述金屬鏟體包括鏟本體和彎折部,所述彎折部為兩個并且它們分別設置在所述鏟本體的左右兩側,所述鏟本體與每個所述彎折部均圓弧過渡,所述鏟本體的前端面為橫截面呈弧形的鏟口,并且所述鏟口的左右兩側分別與對應的所述彎折部圓弧過渡。本實用新型通過改善鍋鏟的結構,使鏟本體和彎折部圓弧過渡,鏟口也設置為弧形,另外改變鏟柄材料,減輕重量,達到鍋鏟直接在不粘鍋使用而不會破壞涂層,通過鏟口增加耐磨層,改善了鏟口的耐磨性,不會在使用過程中出現鏟口變鋒利從而破壞涂層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廚具領域,更具體地,涉及一種鍋鏟。
背景技術
現有不銹鋼鍋鏟普遍采用不銹鋼材料來制作,由于不銹鋼鍋鏟很重,使用過程中很容易在鍋體中敲擊出印記,而且現有不銹鋼鍋鏟的鏟口在使用過程中很容易磨損變得鋒利,容易劃傷涂層,難以在不粘鍋上長期使用。
專利CN201020506011.4中公開了一種鍋鏟,其通過在金屬鏟表面包覆硅膠形成硅膠套的方法,硅膠可以防止金屬鏟與不粘鍋直接接觸,從而保護不粘鍋涂層,但是此種方法已經不是嚴格意義上的金屬鏟了,硅膠鏟的使用體驗不佳,且硅膠套在高溫的時會軟化變形。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以上缺陷或改進需求,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鍋鏟,能有效降低鍋鏟的重量,改善鏟口的耐磨性,能很好地適用于不粘鍋。
為實現上述目的,按照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鍋鏟,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屬鏟體,所述金屬鏟體包括鏟本體和彎折部,所述彎折部為兩個并且它們分別設置在所述鏟本體的左右兩側,所述鏟本體與每個所述彎折部均圓弧過渡,所述鏟本體的前端面為橫截面呈弧形的鏟口,并且所述鏟口的左右兩側分別與對應的所述彎折部圓弧過渡。
優選地,所述鏟口的外表面設有一層耐磨層。
優選地,所述耐磨層為所述鏟口經過熱處理而形成的淬硬層。
優選地,所述耐磨層為沉積在所述鏟口處的硬質合金層或陶瓷層。
優選地,所述鏟本體的前端面為橫截面呈半圓形的鏟口。
優選地,所述鍋鏟還包括與所述金屬鏟體連接的鏟柄,所述鏟柄由竹木、塑料、纖維復合材料或輕質合金制成。
優選地,所述鍋鏟還包括與所述金屬鏟體連接的鏟柄,所述鏟柄為中空桿狀。
優選地,所述鍋鏟還包括與所述金屬鏟體連接的鏟柄,所述鏟柄上設有減重孔。
總體而言,通過本實用新型所構思的以上技術方案與現有技術相比,能夠取得下列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通過改善鍋鏟的結構,使鏟本體和彎折部圓弧過渡,鏟口也設置為弧形,另外改變鏟柄材料,減輕重量,達到鍋鏟直接在不粘鍋使用而不會破壞涂層,通過鏟口處增加耐磨層,改善了鏟口的耐磨性,不會在使用過程中出現鏟口變鋒利從而破壞涂層的問題。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
圖2是圖1中沿A-A線的剖面圖;
圖3是圖1中沿B-B線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實用新型各個實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術特征只要彼此之間未構成沖突就可以相互組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武漢蘇泊爾炊具有限公司,未經武漢蘇泊爾炊具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0766128.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核桃刀
- 下一篇:烹飪電器的防水開關結構及小煎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