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軸承自動加工用自動送料機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620763482.0 | 申請日: | 2016-07-2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185615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5-24 |
| 發明(設計)人: | 張士校;李兵;王世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摩格恩軸承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4B5/35 | 分類號: | B24B5/35;B24B5/04;B24B5/06;F26B2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11308 | 代理人: | 范奇 |
| 地址: | 241200 ***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軸承 自動 工用 機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軸承自動加工用自動送料機構。
背景技術
傳統的軸承內圈外圈自動磨削加工中,都是單個加工機床單個送料,采用人工上料的方式,周轉時間長,生產效率低下,并且磨削完成工件出料后人工檢查,人工檢查效率低,而且漏檢誤檢率高,難以滿足工廠的批量生產需求。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軸承自動加工用自動送料機構,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軸承自動加工用自動送料機構,包括加工箱、內環輸送裝置、底臺和升降導軌,所述內環輸送裝置和底臺分別通過第一傳料帶和第二傳料帶相連,所述加工箱的正面設有控制器,所述加工箱的前側放置有氣泵,所述氣泵與控制器電性連接,所述底臺的頂端設有碼放臺,所述底臺的頂端右側設有固定臺,所述固定臺的左側設有擋料板,所述擋料板通過第一氣動伸縮桿與固定臺相連,所述碼放臺的正面設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內部貫穿連接有第二氣動伸縮桿,所述第一氣動伸縮桿和第二氣動伸縮桿均通過第一給氣管與氣泵相連,所述第二氣動伸縮桿的右端固定安裝有推板,所述升降導軌的內壁設有鏈條齒,所述鏈條齒的正面中心處設有固定凸柱。
優選的,所述加工箱的右端設有出料裝置,所述出料裝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底端設有下水孔,所述底板的底端設有接水槽,所述底板的頂端左右兩側固定安裝有支撐桿,所述支撐桿的內側設有保持架,所述保持架的外側焊接有支撐柱架,所述支撐柱架的右端安裝有紅外傳感器,所述紅外傳感器與控制器電性連接,所述支撐柱架的內側頂端安裝有氣動擋件,所述支撐柱架的內側底端安裝有噴氣嘴,所述氣動擋件和噴氣嘴均通過第二給氣管與氣泵相連。
優選的,所述碼放臺的上表面左右兩側均設有移動調節裝置,所述移動調節裝置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頂端設有移動板,所述移動板通過滑軌與固定板滑動連接,所述固定板的底端內側設有滑動槽,所述移動板的內部設有鎖緊螺栓,所述鎖緊螺栓貫穿固定板。
優選的,所述第二傳料帶的正面左側設有擋板。
優選的,所述碼放臺的上表面右側設有整集槽。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軸承自動加工用自動送料機構,通過內環輸送裝置、擋板和推板的配合,第一氣動伸縮桿帶動擋料板上下運動使碼放好的整排軸承外環滾落至出料口處,第二氣動伸縮桿帶動推板將工件通過第二傳料帶傳輸至升降導軌處,內環輸送裝置通過第一傳料帶傳輸至升降導軌處,鏈條齒和固定凸柱的配合對軸承的內環和外環在傳輸過程中進行穩定,工件加工完畢后當紅外傳感器感應到軸承經過時氣動擋件將軸承遮擋,噴氣嘴工作將軸承表面的水珠和油珠吹落,采用自動上料的方式減少了人工的同時,提高了生產效率,滿足了工廠的批量生產需求。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出料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固定凸柱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移動調節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中:1、加工箱,2、升降導軌,3、第一傳料帶,4、內環輸送裝置,5、固定臺,6、擋料板,7、移動調節裝置,701、滑軌,702、移動板,703、固定板,704、滑動槽,705、鎖緊螺栓,8、碼放臺,9、第一氣動伸縮桿,10、底臺,11、第二氣動伸縮桿,12、第一給氣管,13、第二傳料帶,14、鏈條齒,15、氣泵,16、第二給氣管,17、出料裝置,171、支撐柱架,172、氣動擋件,173、紅外傳感器,174、保持架,175、支撐桿,176、底板,177、噴氣嘴,178、下水孔,179、接水槽,18、固定凸柱,19、整集槽,20、推板,21、固定板,22、擋板,23、控制器。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做進一步詳細描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摩格恩軸承有限公司,未經安徽摩格恩軸承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076348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近視防控儀控制電路、近視防控儀
- 下一篇:自動反轉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