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自動排氣止水閥有效
| 申請號: | 201620753028.7 | 申請日: | 2016-07-1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196550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5-31 |
| 發明(設計)人: | 江創葵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創葵 |
| 主分類號: | A01G25/02 | 分類號: | A01G25/02;F16K33/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0045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自動 排氣 止水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閥門領域,具體為一種自動排氣止水閥。
背景技術
植物種植的澆水工作是養護工作人員每天必做的事情。如果不按時淋水,就會影響植物生長,甚至會枯萎。每天澆淋植物是費時、費力且費工夫的長期工作;特別是當前工人難請、難管、且工人工資很高,給種植行業增加很高的成本,增加種植風險,影響種植戶的積極性,將不利于種植業和農業的發展。
目前,農業種植植物的供水澆灌大致采用的方法是人工澆灌、噴頭噴淋等,人工操作費時、費力也浪費水,不能準確的確定澆水量,且澆出的水大都在泥土表面,沒有能夠滲透到植物所需要的土壤里;另外,很多水因澆淋時水力過急而流出泥外,因此,現有作業方式澆灌養護植物用水是不均衡的,不僅造成水資源浪費,植物生長不理想。
雖然,現在已經有人使用了簡單的自動澆水設備,但目前在使用的自動澆水設備普遍存在以下缺點:澆水量不容易控制,不均勻,水流太急,只淋土壤表面,大部分的水都流失掉,真正被植物吸收的水不到澆水量的20%;現有設備由于無法按需要控制供水,導致供水時多時少,離水源近的地方水太多,離水源遠的地方不夠水,澆水分配不均勻,且浪費嚴重,有些植物過量澆水導致根部被泡壞,使植物枯萎;而水尾部因供水不足,導致植物缺水干枯。另外因管道為密封系統,供水時,管內空氣無法排出,導致澆淋系統內產生氣阻,造成供水不暢通,或者當水壓過大時,導致水管爆裂,造成無法正常養護植物,因此,排去水管里的多余空氣,是整個供水過程的安全保證。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功能可靠、科學合理解決了供水過程遇到的氣阻問題的自動排氣止水閥,把水管里的多余空氣在水的推動下排出管外,使供水過程順暢。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自動排氣止水閥,包括一個殼體和設置在殼體內的浮子,所述殼體設置有連接口和在上部的排氣口,所述浮子上設置有浮頂起后可堵塞所述排氣口的塞柱??諝饣蛘咭后w通過與水管的連接口進入殼體內腔,浮子在空氣或者液體沖擊力或者浮力作用下,向上浮起,浮子上端的塞柱頂向排氣口,使排氣口完全密封,達到了止水加水壓的目的。
所述浮子包括可以具有錐形體的浮子體和與浮子體上錐形體連接的塞柱。
所述浮子體下可以設置底蓋,所述底蓋與所述浮子體下端連接。
所述底蓋下部設置有向內(浮子體內部)凹的凹陷部。
所述浮子體外側壁可以設置有凸條,用于使浮子與殼體內部保持有自由活動的間距,保證浮子體在垂直上下浮動時不發生偏差。
所述塞柱的外側壁設置有凸條,用于使塞柱側壁與排氣口內壁之間有一定間距作為出氣道,使供水管內的空氣由氣道外流,同時保證浮子能上下垂直浮動。
所述殼體包括主體和帽體,所述帽體上設置排氣口,所述帽體連接于所述主體上。
在所述主體內腔下部設置有支撐部,用于支撐所述浮子。
所述主體上設置連接部,用于連接支撐桿。
所述連接部可以是插槽。
本實用新型的原理是:通過殼體內腔的浮子的上下活動,把水管里的空氣在水的推動下從排氣口排出,當空氣排完后,水把浮子頂上,與上面的錐形結合,從而關閉空氣口,阻止水從空氣口溢出,達到了止水的目的。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用于供水系統供水過程排除管道里面多余的空氣和堵住液體向外溢流;在綠化澆灌管道系統中,根據供水澆淋植物的數量、面積和供水的長度,最少設置一個,可以在輸水的過程排放空氣,使澆灌供水系統順暢無氣阻現象,配合澆水裝置使用,對植物供水更加均勻、高效、節水、節時,節約和高效,可以根據植物土壤的需求隨意調節濕度、保證植物健康茂盛生長、每一滴水都可滲透到土壤里供植物吸收,做到不浪費水。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自動排氣止水閥中浮子的立體結構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自動排氣止水閥中殼體主體部分的立體結構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自動排氣止水閥中帽體立體結構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自動排氣止水閥的立體結構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自動排氣止水閥的剖視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的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創葵,未經江創葵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0753028.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