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基于虛擬現實的數字展示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620749256.7 | 申請日: | 2016-07-1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505380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9-19 |
| 發明(設計)人: | 鄧文良;伍穗穎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凡拓數字創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3/01 | 分類號: | G06F3/01 |
| 代理公司: | 廣州華進聯合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44224 | 代理人: | 潘桂生 |
| 地址: | 510000 廣東省廣州市天***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虛擬現實 數字 展示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數字展覽展示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基于虛擬現實的數字展示系統。
背景技術
數字展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90年代初期,3D效果圖的出現被認為是數字展示最早的形式,它主要被應用于房地產行業的建筑設計表現。到了90年代末期,三維動畫的運用使展示效果更加精彩,內容更加豐富,應用的領域更加廣泛,才真正開始形成了行業的雛形。特別是在2010年上海世博會,觸摸屏展示被大規模應用,直接激發了互動展示的熱潮。隨著數字展示的廣泛應用,數字展示的概念才逐漸清晰起來,獨立的行業形態也開始被人們認可。
數字展示行業以數字圖像為核心,把三維數字圖像和觸摸屏、紅外線感應器、投影等多種硬件結合,可呈現出不同的展示方式,強調展現、體驗、互動的功能性。相比CG(Computer Animation,計算機動畫)行業,它更接近于展示行業,它是三維數字圖像技術結合展示應用而催生的更高層次展示行業。數字展示與“產品+展板”的傳統展示方式相比,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
而面對海量數字信息的展示,人們的體驗模式卻沒有較大的改進,千篇一律的在顯示器面前查詢體驗。傳統的數字展示模式數字內容展示質量較差,人們依然是被動的信息接收者,如果注意力不集中可能會漏掉重要信息。
實用新型內容
基于上述情況,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基于虛擬現實的數字展示系統,提高數字內容展示質量,使用戶主動接收信息,避免漏掉重要信息。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實施例為:
一種基于虛擬現實的數字展示系統,包括顯示設備和顯示平臺,所述顯示設備包括人機交互裝置和顯示裝置,所述顯示平臺包括三維建模裝置、映射裝置和用于存儲數字內容的存儲裝置;所述人機交互裝置包括用于采集用戶體貌特征信息的空間定位器和用于接收用戶輸入的數字內容查詢指令的指令接收裝置;
所述空間定位器的輸出端連接所述三維建模裝置的輸入端,所述指令接收裝置的輸出端連接所述存儲裝置的輸入端,所述三維建模裝置和所述存儲裝置的輸出端分別連接所述映射裝置的輸入端,所述映射裝置的輸出端連接所述顯示裝置的輸入端。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本實用新型基于虛擬現實的數字展示系統,由于其包括顯示設備和顯示平臺,顯示設備包括人機交互裝置和顯示裝置,顯示平臺包括三維建模裝置、映射裝置和用于存儲數字內容的存儲裝置,人機交互裝置的輸出端分別連接三維建模裝置和存儲裝置的輸入端,三維建模裝置和存儲裝置的輸出端分別連接所述映射裝置的輸入端,映射裝置的輸出端連接顯示裝置的輸入端,這樣映射裝置將三維建模裝置根據人機交互裝置采集的用戶體貌特征信息建立的三維人體模型與存儲裝置根據人機交互裝置發送的數字內容查詢指令查詢到的數字內容關聯后發送給顯示裝置進行顯示,顯示裝置將所述三維人體模型顯示在所查詢到的數字內容對應的虛擬場景中,突破了原有數字展覽展示的體驗模式,提高數字內容展示質量,使用戶主動接收信息,避免漏掉重要信息,提供更好的用戶體驗。
附圖說明
圖1為一個實施例中基于虛擬現實的數字展示系統結構示意圖;
圖2為基于圖1所示系統一個具體示例中基于虛擬現實的數字展示系統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的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限定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一個實施例中基于虛擬現實的數字展示系統,如圖1所示,包括顯示設備 101和顯示平臺102,所述顯示設備101包括人機交互裝置1011和顯示裝置1012,所述顯示平臺102包括三維建模裝置1021、映射裝置1022和用于存儲數字內容的存儲裝置1023;
所述人機交互裝置1011的輸出端分別連接所述三維建模裝置1021和所述存儲裝置1023的輸入端,所述三維建模裝置1021和所述存儲裝置1023的輸出端分別連接所述映射裝置1022的輸入端,所述映射裝置1022的輸出端連接所述顯示裝置1012的輸入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凡拓數字創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廣州凡拓數字創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0749256.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