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次性灌腸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620741492.4 | 申請日: | 2016-07-1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295482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7-04 |
| 發明(設計)人: | 喻瑤瑤;劉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軍醫大學第二附屬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M3/02 | 分類號: | A61M3/02 |
| 代理公司: | 重慶信航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50218 | 代理人: | 江濤 |
| 地址: | 400037 重***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次性 灌腸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醫療器械領域,具體的說是一次性灌腸器。
背景技術
灌腸器一般用在對為手術、檢查、分娩作準備使用,幫助病人排出糞便和積存的氣體,而灌腸液一般需要在使用前需簡單的攪拌一下,并且還需要保溫。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次性灌腸器可以攪拌和保溫。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一次性灌腸器,包括灌腸器本體和卡件,所述灌腸器本體上分別連接有肛管和氣囊,所述灌腸器本體包括內筒體和包囊內筒體的外筒體,所述內筒體外壁上繞有幾圈拉伸的彈力繩后最終連接在所述外筒體的內壁上,所述內筒體上設有凹槽,所述外筒體上設有穿孔,所述卡件可以穿過所述穿孔并與所述凹槽抵觸。
本實用新型所述灌腸器本體內的所述內筒體內灌有清潔灌腸液,所述內筒體被所述外筒體包裹著這樣就形成了兩層,清潔灌腸液就相當于被所述內筒體隔熱保溫后再次被所述外筒體隔絕,起到了雙重隔熱保溫的作用;由于所述內筒體外壁上繞有幾圈拉伸的彈力繩后最終連接在所述外筒體的內壁上,并且所述卡件可以穿過所述外筒體上設有穿孔并與所述內筒體上設有凹槽抵觸,這樣當所述卡件抵住所述凹槽時,拉伸后的彈力繩繞在所述內筒體上;當需要攪拌清潔灌腸液時,拔動所述卡件,使所述卡件與所述凹槽分離,此時由于拉伸后的彈力繩的拉力作用,所述內筒體就會在所述外筒體內旋轉從而對清潔灌腸液進行攪拌;當攪拌結束后,通過所述氣囊向所述灌腸器本體內吹氣,從而在氣壓的帶動下使清潔灌腸液從所述肛管內擠出,結構簡單,實用性強。
進一步,所述肛管和氣囊分別通過管子連接在所述灌腸器本體的兩端。
進一步,所述內筒體內還設有一塊推板,所述推板上設有幾根可以伸縮的伸縮桿并連接在靠近所述氣囊的所述灌腸器本體一端上,所述氣囊連接個管子連通到所述內筒體的內腔內并延伸到所述推板處,所述推板另外一側的所述內筒體的內腔連通所述肛管的管子。
進一步,所述伸縮桿包括多根彼此連接的桿件,所述桿件能在下一所述桿件內伸縮。
進一步,所述內筒體為雙向開口的筒體,所述內筒體的兩端與所述外筒體的兩端緊密接觸。
進一步,所述內筒體外壁設有多個滾槽,所述外筒體內壁上設有帶滾珠的撐桿,所述滾珠抵觸在所述滾槽上。
進一步,所述灌腸器本體上設有掛鉤。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次性灌腸器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繞有彈力繩的內筒體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灌腸器本體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伸縮桿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灌腸器本體斷面圖。
由圖示,1-灌腸器本體,2-卡件,3-肛管,4-氣囊,5-內筒體,6-外筒體,7-凹槽,8-穿孔,9-推板,10-伸縮桿,11-滾槽,12-滾珠,13-撐桿,14-掛鉤。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如圖2和如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次性灌腸器,包括灌腸器本體1和卡件2,所述灌腸器本體1上分別連接有肛管3和氣囊4,所述灌腸器本體1包括內筒體5和包囊內筒體5的外筒體6,所述內筒體5外壁上繞有幾圈拉伸的彈力繩后最終連接在所述外筒體6的內壁上,所述內筒體5上設有凹槽7,所述外筒體6上設有穿孔8,所述卡件2可以穿過所述穿孔8并與所述凹槽7抵觸。
本實用新型所述灌腸器本體內的所述內筒體內灌有清潔灌腸液,所述內筒體被所述外筒體包裹著這樣就形成了兩層,清潔灌腸液就相當于被所述內筒體隔熱保溫后再次被所述外筒體隔絕,起到了雙重隔熱保溫的作用;由于所述內筒體外壁上繞有幾圈拉伸的彈力繩后最終連接在所述外筒體的內壁上,并且所述卡件可以穿過所述外筒體上設有穿孔并與所述內筒體上設有凹槽抵觸,這樣當所述卡件抵住所述凹槽時,拉伸后的彈力繩繞在所述內筒體上;當需要攪拌清潔灌腸液時,拔動所述卡件,使所述卡件與所述凹槽分離,此時由于拉伸后的彈力繩的拉力作用,所述內筒體就會在所述外筒體內旋轉從而對清潔灌腸液進行攪拌;當攪拌結束后,通過所述氣囊向所述灌腸器本體內吹氣,從而在氣壓的帶動下使清潔灌腸液從所述肛管內擠出,結構簡單,實用性強。
如圖1所示,作為具體實施例,所述肛管3和氣囊4分別通過管子連接在所述灌腸器本體1的兩端,所述氣囊4擠壓的氣體通過管子到所述灌腸器本體1內,然后再通過管子從所述肛管3排除。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軍醫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未經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軍醫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0741492.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