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太極杯有效
| 申請號: | 201620740424.6 | 申請日: | 2016-07-1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354810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7-28 |
| 發明(設計)人: | 林沛緹 | 申請(專利權)人: | 林沛緹 |
| 主分類號: | A47G19/22 | 分類號: | A47G19/22 |
| 代理公司: | 長沙正奇專利事務所有限責任公司43113 | 代理人: | 何為,李宇 |
| 地址: | 中國臺灣臺北*** | 國省代碼: | 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太極 | ||
1.一種太極杯,包括一杯體,所述杯體的杯口具有一體延伸的杯緣,杯體內設有一體的分隔板,使該杯體分隔成兩個獨立的第一杯身與第二杯身,所述第一杯身與所述第二杯身之間形成有一分隔空間,而所述第一杯身與所述第二杯身內形成有一第一容置空間與一第二容置空間,所述第一容置空間與所述第二容置空間具有一第一開口與一第二開口,且所述第一開口與所述第二開口構成所述杯口, 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板為S型分隔板,且所述杯緣為掛鉤狀杯緣,其外側端緣向下環設有一延伸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太極杯,其特征在于,所述S型分隔板的高度高于、低于或等于所述杯口。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太極杯,其特征在于,所述S型分隔板的直線長度等于杯體的杯口內寬,以分隔出等分的所述第一容置空間與第二容置空間。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太極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杯緣為卷曲狀杯緣或扁平狀杯緣。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太極杯,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蓋設于所述杯體杯口的分隔蓋體,系蓋設于該杯體的杯口,所述分隔蓋體其頂端設有一與所述該S型分隔板相應密合的S型分隔結構,所述該S型分隔結構的兩側系分別形成一未穿透的第一吸管插口及一第二吸管插口,而該所述分隔蓋體外緣邊內側對應所述該杯體的杯緣處凹設有一環形卡槽,所述該環形卡槽下并延伸有一推抵部,令使所述環形卡槽與所述杯緣結合的同時,所述S型分隔結構亦與所述S型分隔板密合以封住所述第一開口與所述第二開口。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太極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管插口對應于所述該第一開口,及所述該第二吸管插口系對應于該所述第二開口。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太極杯,其特征在于,所述S型分隔結構的水平高度高于所述分隔蓋體周緣的水平高度,為外凸內凹的結構,使所述杯體的S型分隔板密合固定于所述S型分隔結構內。
8.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太極杯,其特征在于,所述S型分隔結構的水平高度低于所述分隔蓋體周緣的水平高度,為外凸內凹的結構,使所述杯體的S型分隔板密合固定于該S型分隔結構內。
9.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太極杯,其特征在于,所述S型分隔結構的水平高度等于所述分隔蓋體周緣的水平高度,為外平內凸的結構,使該杯體的S型分隔板密合固定于該S型分隔結構內。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太極杯,其特征在于,所述S型分隔結構配合所述S型分隔板的形狀,向內凸設有兩條肋條,使蓋合時,所述兩條肋條分別抵靠于所述S型分隔板的兩側。
11.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太極杯,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封膜黏著所述杯口,所述封膜黏著于所述杯體的杯緣、與所述S型分隔板的頂部端面上,以封閉所述第一杯身的第一開口與所述第二杯身的第二開口。
1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太極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杯身具有一第一底座、一由該第一底座向上延伸的第一側壁、及一由該第一底座向上延伸并與該第一側壁的兩端相連的第一外環壁,而該第一底座、該第一側壁及該第一外環壁共同定義出該第一容置空間;該第二杯身具有一第二底座、一由該第二底座向上延伸的第二側壁、及一由該第二底座向上延伸并與該第二側壁的兩端相連的第二外環壁,而該第二底座、該第二側壁及該第二外環壁共同定義出該第二容置空間。
1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太極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杯身的第一側壁與所述第二杯身的第二側壁彼此隔空相對形成所述分隔空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林沛緹,未經林沛緹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0740424.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