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多腔室輸液袋有效
| 申請號: | 201620731522.3 | 申請日: | 2016-07-1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198378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5-31 |
| 發明(設計)人: | 凃柳蕓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卓策知識產權服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M5/14 | 分類號: | A61M5/1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1215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多腔室 輸液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輸液袋領域,具體為一種多腔室輸液袋。
背景技術
輸液袋是一種用量大、使用面廣的一次性醫用器具,而且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以前采用玻璃瓶作為輸液器具,而玻璃瓶易碎,很不實用。
但目前許多輸液袋的結構并不完善,特別在某些情況下需要將多種藥液混合,現有的許多輸液袋的藥液混合時間長,給輸液帶來了很多不便;同時,使用過后的輸液袋由于具有針尖,很容易誤傷醫務人員,還可能造成交叉感染。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多腔室輸液袋,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多腔室輸液袋,包括輸液袋本體、刺穿件和輸液管;
所述輸液袋本體的內部由隔膜將其分為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混合腔室,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位于所述混合腔室的上部;
所述輸液管設置于所述輸液袋本體的底部并與所述混合腔室連通;
所述刺穿件的數量為兩個,兩個所述刺穿件分別包括按壓部、刺穿桿和刺穿部,所述刺穿部呈錐形,所述刺穿部設置于所述刺穿桿的一端,所述按壓部設置于所述刺穿桿的另一端,且兩個所述按壓部位于所述輸液袋本體的外部,常態下,兩個所述刺穿部分別位于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內,所述按壓部到所述輸液袋本體的距離大于所述刺穿部到所述第一腔室底部或所述第二腔室底部的距離。
優選的,所述按壓部與所述輸液袋本體之間設置有卡環,所述卡環的數量為兩個。
優選的,所述輸液管上設置有節流閥和針尖,所述輸液袋本體上設置有刺穿片,所述刺穿片由泡棉制成。
優選的,所述刺穿片為長方體,所述刺穿片的長度大于所述針尖的長度。
優選的,所述輸液袋本體還設置有懸掛孔,所述懸掛孔靠近所述輸液袋本體的頂部。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輸液袋的結構簡單,通過使用具有刺穿部,且該刺穿部呈錐形,常態下,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裝有兩種不同混合的藥液,當需要混合時,取下卡環,按下按壓部,使刺穿部錐形的一端刺穿第一腔室、第二腔室與混合腔室之間的隔膜,并將刺穿件拔出,則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的藥液能即刻進入到混合腔室進行混合,非常的方便;同時,在輸液完成后,針尖可以插入到刺穿片中,可以防止醫護人員被針尖誤傷。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中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刺穿部刺入混合腔室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輸液袋本體,2、刺穿件,3、第一腔室,4、第二腔室,5、混合腔室,6、輸液管,7、節流閥,8、針尖,9、懸掛孔,10、刺穿片,11、卡環,12、隔膜,21、按壓部,22、刺穿部,23、刺穿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多腔室輸液袋,包括輸液袋本體1、刺穿件2和輸液管6。
具體地,輸液袋本體1的內部由隔膜12將其分為第一腔室3、第二腔室4和混合腔室5,第一腔室3和第二腔室4位于混合腔室5的上部,本實施例中,輸液袋本體1不限于包括第一腔室3、第二腔室4和混合腔室5,還能夠由隔膜12分隔為三個以上的腔室,此處僅是優選設置三個腔室。
其中,輸液管6設置于輸液袋本體1的底部并與混合腔室5連通,輸液管6上還包括節流閥7和針尖8,節流閥7主要控制輸液時藥液的流量,節流閥7設置在針尖8與輸液袋本體1之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卓策知識產權服務有限公司,未經南京卓策知識產權服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0731522.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創傷骨科用傷口清洗裝置
- 下一篇:用戶賬號管理方法及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