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魚菜共生種植盒及魚菜共生種植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620693399.0 | 申請日: | 2016-07-0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238114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6-13 |
| 發明(設計)人: | 馬寧;鮑順淑;田婧;魯少尉;王偉琳 | 申請(專利權)人: | 農業部規劃設計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A01K63/00 | 分類號: | A01K63/00;A01G9/02;A01G3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1002 | 代理人: | 湯財寶 |
| 地址: | 100125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共生 種植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生態種養技術領域,更具體為一種魚菜共生種植盒及魚菜共生種植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室內生態裝飾得到大范圍的應用,特別是觀賞魚類的喂養,由于其觀賞性高而受到人們的歡迎。傳統的魚缸結構簡單,隨著技術的改進,相繼出現了具有水循環功能的生態魚缸,但這種生態魚缸具有水體循環過程簡單,隨著時間的推移,水中魚類產生的溶于水的有機質和細微的雜質不能得到清除和處理導致水質變差,不得不進行水的更換,否者的話影響缸內觀賞魚的生存。同時,越來越多的家庭喜歡簡單的家庭無土種植,各種各樣合適無土種植的植物,既健康又環保的點綴了居家生活空間,也大大的豐富人們的日常生活。
有鑒于此,相關技術人員提出了魚菜共生的復合耕作體系。但是現有魚菜共生耕作體系,其種植的植物一般都與魚菜共生裝置復合,導致植物和魚菜共生裝置均不便打理。
實用新型內容
(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魚菜共生種植盒以及具有該魚菜共生種植盒的魚菜共生種植裝置,解決現有技術中植物和魚菜共生裝置均不便打理的問題。
(二)技術方案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魚菜共生種植盒,包括盒本體;所述盒本體內設置有多個用于固定植物根系的栽培籃,且所述栽培籃與所述盒本體的底板可拆卸連接;所述盒本體內設置栽培基質陶粒,且所述栽培基質陶粒位于所述栽培籃外。
優選地,所述盒本體的圍板外側上設置有掛耳,所述掛耳用于將所述盒本體掛扣在魚缸的側壁上。
優選地,所述盒本體的容納空間呈方體,且至少兩塊互相平行的所述圍板上設置有所述掛耳。
優選地,所述盒本體的底板跨接在所述魚缸的側壁上,并使得所述盒本體坐落在所述魚缸的上方。
優選地,所述盒本體朝所述魚缸的方向伸出有多個限位件,所述魚缸位于所述限位件之間。
優選地,所述栽培籃的側壁上開設有透氣孔。
優選地,所述底板上設置有進水口和排水口;所述進水口通過進水管連接抽水泵;所述排水口通過排水管連通魚缸內部。
優選地,所述盒本體上設置有用于投放魚食的通道。
優選地,還包括與所述盒本體配合的盒蓋;所述盒蓋上對應所述栽培籃的位置開設有通孔。
本發明還提供一種魚菜共生種植裝置,包括上述魚菜共生種植盒。
(三)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的魚菜共生種植盒,包括盒本體;在盒本體內設置有多個用于固定植物根系的栽培籃,且所述栽培籃與所述盒本體的底板可拆卸連接;盒本體內設置栽培基質陶粒,且所述栽培基質陶粒位于所述栽培籃外。該方案中栽培籃可隨意取下清洗,從而更便于對植物和魚菜共生種植盒進行打理。此外,栽培籃的設置使植物根系更易于安置于盒本體中并為植物提供一個更可靠的生長環境。并且,栽培籃和盒本體通過可拆卸的方式連接,從而方便對魚菜共生種植盒中的植物進行更換。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實施例一的魚菜共生種植盒的盒本體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實施例一的魚菜共生種植盒的盒蓋的結構示意圖;
圖3和圖4是實施例二的魚菜共生種植盒的盒本體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盒本體;101、掛耳;102、限位件;2、盒蓋;3、栽培籃;4、透氣孔;5、進水口;6、排水口;7、通道。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描述。以下實施例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但不能用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中心”、“縱向”、“橫向”、“上”、“下”、“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第三”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農業部規劃設計研究院,未經農業部規劃設計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069339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