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地震體驗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620678948.7 | 申請日: | 2016-07-0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259105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6-16 |
| 發明(設計)人: | 閻忠柱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市海藍俊杰石化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9B23/40 | 分類號: | G09B23/40;G09B9/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濱海***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地震 體驗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體驗系統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地震體驗系統。
背景技術
地震是地殼快速釋放能量過程中造成振動,期間會產生地震波的一種自然現象。地球上板塊與板塊之間相互擠壓碰撞,造成板塊邊沿及板塊內部產生錯動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
在地球內部傳播的地震波分為縱波和橫波。振動方地震波的傳播向與傳播方向一致的波為縱波(P波)。來自地下的縱波引起地面上下顛簸振動。振動方向與傳播方向垂直的波為橫波(S波)。來自地下的橫波能引起地面的水平晃動。由于縱波在地球內部傳播速度大于橫波,所以地震時,縱波總是先到達地表,而橫波總落后一步。這樣,發生較大的近震時,一般人們先感到上下顛簸,過數秒到十幾秒后才感到有很強的水平晃動。
想要了解地震過程中的自救、互救的知識,一般只能從書本上獲得。當地震來臨時,由于慌亂或緊張,基本無法將書本上獲得的知識很好的應用。
隨著人們對地震自救和互救實踐知識的重視,地震的體驗裝置也應運而生,目前的模擬地震震動裝置通過液壓驅動裝置提供橫向和縱向的動力,模擬地震中的縱波和橫波,帶動體驗平臺震動;這種結構的問題是液壓驅動動力穩定,震動和搖晃有規律可循,真實感較差。還有通過在體驗平臺下方設置滾輪和彈簧,提供橫向和縱向的動力,這種體驗系統的缺點是支撐點少,承重低,結構穩定性差,對彈簧的要求較高。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地震體驗系統,目的是:模擬地震是產生的橫波和縱波,從而培養體驗者遇到突發地震自然災害時的應變能力和自救能力。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地震體驗系統,包括體驗區、震動裝置、計算機,所述體驗區設置在震動裝置之上,震動裝置與計算機連接,計算機用于控制震動裝置的運動軌跡和狀態;所述震動裝置包括總控制器,震動單元;所述總控制器與計算機連接,震動單元與總控制器連接,總控制器控制震動單元做出相應動作指令,所述震動單元至少有兩個;所述震動單元包括滾筒、滾軸、兩個伸縮桿和伺服電機,所述滾筒套在滾軸上,滾軸兩端分別套在兩個伸縮桿上端的孔洞內,使滾軸可以在伸縮桿內轉動;所述滾軸和伸縮桿均與伺服電機連接。伺服電機連接總控制器,通過控制伸縮桿拉長和縮短來模擬地震時的縱波,通過控制滾軸轉動,帶動體驗區左右晃動模擬地震時的橫波。
作為優選,所述體驗區包括主體和家具,主體為盒子形結構,盒子上開設有門,所述家具所述放置在盒子內,家居包括桌子、沙發、書架和吊燈,書架上放置模擬書本,所述模擬書本的材質為輕質泡沫;
作為優選,所述震動單元有12個;
作為優選,所述地震體驗系統還包括限位殼,震動裝置設置在限位殼的內部。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體驗區的地面與滾筒接觸,為面支撐結構,保證了體驗區的承重,利用多個震動單元協作完成模擬地震,模擬更加真實和細膩。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油封環,2-過線圈,13-凸部,4-減震筒,5-導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詳細說明。
一種地震體驗系統,包括體驗區1、震動裝置2、計算機3,所述體驗區1設置在震動裝置2之上,震動裝置2與計算機3連接,計算機3用于控制震動裝置2的運動軌跡和狀態,從而帶動體驗區1震動。
所述震動裝置2包括總控制器21,震動單元22;所述總控制器21與計算機3連接;所述震動單元22至少有2個,震動單元22的數量越多模擬的動作細膩程度越高,成本也越高,優選為12個。總控制器21與每一個震動單元22連接,控制震動單元22做出相應動作指令。所述總控制器為震動單元22設置不同編碼,實現組合運動的目的。所述震動單元22包括滾筒221、滾軸222、兩個伸縮桿223和伺服電機224,所述滾筒221套在滾軸222上,滾軸222兩端分別套在伸縮桿223上端的孔洞內,使滾軸222可以在伸縮桿223內轉動;所述滾軸222和伸縮桿223均與伺服電機224連接。伺服電機224連接總控制器21,通過控制伸縮桿223拉長和縮短來模擬地震時的縱波,通過控制滾軸221轉動,帶動體驗區左右晃動模擬地震時的橫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市海藍俊杰石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天津市海藍俊杰石化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0678948.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