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全釩液流電池電堆移動支架有效
| 申請號: | 201620643990.5 | 申請日: | 2016-06-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497948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9-15 |
| 發明(設計)人: | 閆淵;陳超;陳曦;薛耀軍;孟遠學;李開春 | 申請(專利權)人: | 陜西五洲礦業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M8/18 | 分類號: | H01M8/18;H01M8/2465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710075***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全釩液 流電 池電堆 移動 支架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領域,尤其涉及全釩液流電池電堆移動支架。
背景技術
釩電池,全稱是全釩液流電池(Vanadium Redox Flow Battery,VRB),是一種活性物質呈循環流動液態的氧化還原電池。早在60年代,就有鐵—鉻體系的氧化還原電池問世,但是釩系的氧化還原電池是在1985年由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的Marria Kacos提出,經過二十多年的研發,釩電池技術已經趨近成熟。在日本,用于電站調峰和風力儲能的固定型(相對于電動車用而言)釩電池發展迅速,大功率的釩電池儲能系統已投入實用,并全力推進其商業化進程。
釩電池電能以化學能的方式存儲在不同價態釩離子的硫酸電解液中,通過外接泵把電解液壓入電池堆體內,在機械動力作用下,使其在不同的儲液罐和半電池的閉合回路中循環流動,采用質子交換膜作為電池組的隔膜,電解質溶液平行流過電極表面并發生電化學反應,通過雙電極板收集和傳導電流,從而使得儲存在溶液中的化學能轉換成電能。這個可逆的反應過程使釩電池順利完成充電、放電和再充電。
全釩液流電池屬于現有技術。其通用的電堆結構廣為人知。《全釩氧化還原液流電池國內外研發狀況及展望》;羅冬梅;攀枝花科技與信息。
現有技術的缺陷在于:電堆結構很多時候都是雙層安裝,上層的電堆難以有效放下來進行運輸和維修。
實用新型內容
實用新型的目的:為了提供一種效果更好的全釩液流電池電堆移動支架,具體目的見具體實施部分的多個實質技術效果。
為了達到如上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如下技術方案:
全釩液流電池電堆移動支架,其特征在于,包含下方部分和上方部分,上方部分和下方部分各自為框架結構,下方部分包含底板,上方部分包含底板和側板,下方部分包含下方輪子,上方部分包含側邊輪子,上方部分和下方部分各自能放置電堆結構。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技術方案在于,所述上方部分的框架結構上包含一個以上的側邊孔。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技術方案在于,還包含能插入側邊孔的固定桿。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技術方案在于,所述固定桿為橡膠材質。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技術方案在于,還包含能綁定在側邊孔中的網狀覆蓋結構。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技術方案在于,所述下方輪子和側邊輪子均為萬向輪。
采用如上技術方案的本實用新型,相對于現有技術有如下有益效果:原來的上方部分和下方部分的電堆都是單獨放置,需要取下來的時候需要爬架子將其抬下來,采用本處的結構,能夠方便將上方部分直接推側,直接就能將上方部分放置在地面上,方便其移動。
附圖說明
為了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下面結合附圖進一步進行說明:
圖1 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上方結構示意圖;
圖3為電池總體結構示意圖;
其中:1.下方部分;2.上方部分;3.下方輪子;4.側邊輪子;5.側邊支架;6.側邊孔;7.上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進行說明,實施例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全釩液流電池電堆移動支架,其特征在于,包含下方部分和上方部分,上方部分和下方部分各自為框架結構,下方部分包含底板,上方部分包含底板和側板,下方部分包含下方輪子,上方部分包含側邊輪子,上方部分和下方部分各自能放置電堆結構。本處的技術方案所起到的實質的技術效果及其實現過程為如下:原來的上方部分和下方部分的電堆都是單獨放置,需要取下來的時候需要爬架子將其抬下來,采用本處的結構,能夠方便將上方部分直接推側,直接就能將上方部分放置在地面上,方便其移動。
所述上方部分的框架結構上包含一個以上的側邊孔。還包含能插入側邊孔的固定桿。本處的技術方案所起到的實質的技術效果及其實現過程為如下:在不同的側邊孔中插入固定孔,能形成不同的固定架子,對電堆本體進行壓緊,方便適應各種尺寸的電堆結構,也方便其轉運。
所述固定桿為橡膠材質。本處的技術方案所起到的實質的技術效果及其實現過程為如下:橡膠材質的桿件有一定的彈性,不會對電堆本體的表面造成剛性傷害。
還包含能綁定在側邊孔中的網狀覆蓋結構。本處的技術方案所起到的實質的技術效果及其實現過程為如下:網狀覆蓋結構能夠方便固定電堆。所述下方輪子和側邊輪子均為萬向輪。萬向輪方便移動。
開創性地,以上各個效果獨立存在,還能用一套結構完成上述結果的結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陜西五洲礦業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陜西五洲礦業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0643990.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