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基于APP的頭戴式藍牙智能耳穴治療儀有效
申請號: | 201620579723.6 | 申請日: | 2016-06-15 |
公開(公告)號: | CN206261818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6-20 |
發明(設計)人: | 顧敏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家港市眾城建材有限公司 |
主分類號: | A61H39/04 | 分類號: | A61H39/04;A61H39/00;A61H23/02;A61N1/36;A61N1/04 |
代理公司: | 南京蘇科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32102 | 代理人: | 陳虹霞,黃春松 |
地址: | 215600 江蘇省蘇州市張家港市晨***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app 頭戴式 藍牙 智能 耳穴 治療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耳穴醫療器械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基于APP的頭戴式藍牙智能耳穴治療儀。
背景技術
耳穴療法,全稱為耳穴診斷治療學或耳針學,又稱耳廓穴位刺激療法,是我國中醫針灸醫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根據中醫理論及臨床實踐,人體各個臟器和身體各部位,在耳朵上都能找到相對應的代表區,即耳穴,耳穴就是分布于耳廓上的腧穴,也稱刺激點、反應點。耳穴是機體五臟六腑、四肢百骸的生理病理狀態通過神經、體液系統傳遞到耳廓上的“窗口”,是耳廓皮膚與人體經絡、臟腑、組織器官、四肢百骸相互溝通的部位,是脈氣所發和傳輸之處,當人體臟腑或軀體有病變時,往往會在耳廓的一定部位出現局部反應,如壓痛、結節、變色、蛻皮等,通過刺激特定的耳穴可以起到治療或保健的作用,即通過對耳穴的良性刺激來調整臟腑、陰陽、氣血、經絡來達到平衡。
刺激耳穴的方法主要分針刺法和按壓法,由于耳廓小且耳穴繁多,而且每個人耳廓中耳穴位置均不相同,即便是同一個人的左耳和右耳也有差異,按照耳穴圖、耳穴模型的標示也很難找準穴位,而耳穴的定位是否準確與療效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若耳穴的定位發生誤差,則會導致治療保健效果大打折扣或根本沒有療效,因而目前耳穴療法通常由專業中醫針灸師來施診,這就大大增加了患者的治療保健的難度,而且治療保健非常不方便。除此之外,針刺法還存在患者疼痛及感染發炎的弊端,按壓法還存在易移位等弊端。如專利號為 201320837579.8的中國實用新型專利中公開了一種掛耳式耳穴按摩器,該按摩器通過設置于按摩裝置中的振動器來使按摩凸點刺激耳穴、從而達到耳穴治療目的,由于按摩裝置佩戴過程中存在不可控因素,而在振動治療過程中按摩凸點也會因振動而移位,因而很難保證按摩器在正常使用過程中按摩凸點能刺激正確的穴位,治療保健效果十分不理想。而且該按摩器在使用過程中,用戶無法很好地掌握按摩器保健治療的療程,使用十分不方便。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需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能通過APP客戶端控制電極凸起點精確按壓、刺激穴位的基于APP的頭戴式藍牙智能耳穴治療儀。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所述的基于APP的頭戴式藍牙智能耳穴治療儀,包括:耳穴模、帶APP客戶端的電子設備和頭箍支架,在耳穴模上設置有由3D打印制得的、與人體耳廓正面對應匹配的耳廓按壓模,耳廓按壓模能吻合地貼合于耳廓正面,在耳廓按壓模上設置有若干向外凸出的電極凸起點,各電極凸起點與人體耳廓正面穴位相對應;在耳穴模中設置有容納腔,在容納腔中設置有給各電極凸起點提供電脈沖的脈沖裝置,在容納腔壁上固定設置有使耳穴模及耳廓按壓模振動的振動裝置,在耳穴模上設置有分別與脈沖裝置及振動裝置相連接的外接電源接口;在頭箍支架上設置有第一支架臂和第二支架臂,頭箍支架能通過第一支架臂和第二支架臂固定夾持于人體頭部,在第一支架臂上設置有連接結構,耳穴模通過連接結構連接于第一支架臂上;在頭箍支架中設置有空腔,在空腔中設置有電源和電源管理模塊,電源及電源管理模塊的輸出端與外接電源接口相連接,為脈沖裝置及振動裝置提供電能;在空腔中設置有控制脈沖裝置及振動裝置運行的控制裝置;在空腔中還設 置有與控制裝置相連接的藍牙通訊模塊,APP客戶端能與藍牙通訊模塊實現通信連接,從APP客戶端輸出的數字信號能通過藍牙通訊模塊傳輸給控制裝置,然后通過控制裝置控制脈沖裝置及振動裝置的運行。
進一步地,前述的基于APP的頭戴式藍牙智能耳穴治療儀,其中,所述的振動裝置為微型振動電機。
進一步地,前述的基于APP的頭戴式藍牙智能耳穴治療儀,其中,所述的脈沖裝置的結構為:在容納腔中設置有脈沖集成電路發生器,脈沖集成電路發生器的各輸出端分別與各電極凸起點相連接。
進一步地,前述的基于APP的頭戴式藍牙智能耳穴治療儀,其中,所述的外接電源接口由分別分布于耳穴模兩側的第一分接口和第二分接口構成,第一分接口與振動裝置相連接,第二分接口與脈沖裝置相連接,所述的連接結構為:在第一支架臂上設置有二個向下延伸的夾持臂,在二個夾持臂內側分別設置有一個與電源及電源管理模塊相連接的第一插頭和第二插頭,第一插頭插入第一分接口中,第二插頭插入第二分接口中,從而將耳穴模夾持于二個夾持臂之間,電源及電源管理模塊分別通過第一分接口及第二分接口與振動裝置及脈沖裝置相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家港市眾城建材有限公司,未經張家港市眾城建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0579723.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中醫理療多功能按摩棒
- 下一篇:帶脈刮痧治療腰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