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拇趾外翻矯形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620554262.7 | 申請日: | 2016-06-0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482701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9-12 |
| 發明(設計)人: | 唐力;梁熙;鄧毅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嶸安醫療器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F5/01 | 分類號: | A61F5/01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11371 | 代理人: | 吳開磊 |
| 地址: | 400000 重慶市渝北區***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拇趾 外翻 矯形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肢體矯形裝置,具體而言,涉及一種拇趾外翻矯形器。
背景技術
拇趾外翻矯形器用于拇趾外翻和腳趾變形人群矯治,矯正和限制拇趾畸形發展,防止老人腳趾畸形加重。其主要原理是利用玻璃硬纖維對大拇趾關節的直線固定,幫助腳趾關節恢復對應,改善畸形的角度和拇趾受力狀況,使足部骨骼處于最佳排列位置,逐步使疼痛和畸形癥狀得到緩解和康復?,F有的拇趾外翻矯形器不能完全貼合患者的足內側和拇趾外側。導致對皮膚產生過多的摩擦,引起皮膚和軟組織損傷,并容易在行走過程中松動。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拇趾外翻矯形器。以提高對患者的足內側和拇趾外側的貼合程度,使其在行走過程中不容易松動。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拇趾外翻矯形器,包括第一支撐片、第二支撐片、腳掌固定帶、拇趾環狀包繞件。第一支撐片與第二支撐片轉動連接,第一支撐片與第二支撐片的轉動連接處對應第一跖趾關節,第一支撐片與第二支撐片連接形成的組件的一側的表面形狀與拇趾一側的腳部形狀匹配,腳掌固定帶連接于第二支撐片,拇趾環狀包繞件連接于第一支撐片。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上述第二支撐片對應腳掌固定帶內側的一側設置有一層第一緩震墊片。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上述拇趾環狀包繞件的兩端分別固定連接于第一支撐片的一個側壁,拇趾環狀包繞件的內壁與第一支撐片的另一側壁形成一個環形容納腔。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上述環形容納腔的大小與拇趾的大小匹配。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上述環形容納腔接觸拇趾的內壁還設置有一層第二緩震墊片。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上述拇趾環狀包繞件的外壁設置有一層第三緩震墊片。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上述第二支撐片設置有多個相互平行的通槽,腳掌固定帶穿過多個通槽中的兩個通槽。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上述腳掌固定帶的兩端通過魔術貼連接。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上述第一支撐片與第二支撐片通過轉軸連接。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上述腳掌固定帶設置有多個網孔。
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有益效果:通過設置第一支撐片、第二支撐片來對腳部進行有力的支撐,通過腳掌固定帶將第二支撐片固定在腳對應的腳掌部分,再將拇趾環狀包繞件直接套在拇趾上,從而通過相互連接的第一支撐片以及第二支撐片的固定形狀對拇趾進行矯正。并且由于第一支撐片與第二支撐片轉動連接,第一支撐片與第二支撐片的轉動連接處對應第一跖趾關節,使得將該拇趾外翻矯形器安裝在腳上進行行走時第一支撐片與第二支撐片能夠隨著拇趾對應的第一跖趾關節的活動而轉動。這種結構使得患者在行走時更方便,并且不會破壞拇趾外翻矯形器的結構,從而能夠更好地進行長時間的矯正。進一步地,通過拇趾環狀包繞件直接套在拇趾上,拇趾環狀包繞件的力度和角度是比較固定的,從而有利于提高對拇趾矯正的拉力和角度的穩定程度,進而避免造成關節囊的松弛和肌腱的功能失調。第一支撐片與第二支撐片連接形成的組件的一側的表面形狀與拇趾一側的腳部形狀匹配。這種設置使得拇趾外翻矯形器與腳部接觸時,能夠更好地與腳部進行貼合,其與腳部的摩擦力更小,從而進一步提高矯形的效果和精度。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應當理解,以下附圖僅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的某些實施例,因此不應被看作是對范圍的限定,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相關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提供的拇趾外翻矯形器的安裝于腳上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匯總:拇趾外翻矯形器100;第一支撐片110;第二支撐片120;通槽121;腳掌固定帶130;魔術貼131;拇趾環狀包繞件140;環形容納腔141;第二緩震墊片142;第三緩震墊片143;第一緩震墊片150;轉軸160;第一跖趾關節201;拇趾202。
具體實施方式
拇趾外翻矯形器用于拇趾外翻和腳趾變形人群矯治,矯正和限制拇趾畸形發展,防止老人腳趾畸形加重。但現有的拇趾外翻矯形器的矯形角度不能精度化,完全憑患者對絨布拉力大小來調節矯形角度,拉力過大時矯形過度,拉力過小時矯形不足。每次穿戴都是不同的拉力和角度,容易造成關節囊的松弛和肌腱的功能失調。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嶸安醫療器材有限公司,未經重慶嶸安醫療器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0554262.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