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新型拉吊組合橋有效
| 申請號: | 201620539201.3 | 申請日: | 2016-06-0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143612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5-03 |
| 發明(設計)人: | 羅應建 | 申請(專利權)人: | 羅應建 |
| 主分類號: | E01D11/04 | 分類號: | E01D11/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2218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組合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土木工程行業橋梁建設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新型拉吊組合橋。
背景技術
斜拉橋作為一種拉索體系,比梁式橋的跨越能力更大,是大跨度橋梁的最主要橋型。如武漢長江二橋、白沙洲長江大橋均為鋼筋混凝土雙塔雙索面斜拉橋。現代斜拉橋可以追溯到1956年瑞典建成的斯特倫松德橋,主跨182.6米。歷經半個世紀,斜拉橋技術得到空前發展,世界上已建成的主跨在200米以上的斜拉橋有200余座,其中跨徑大于400米的有40余座。尤其20世紀90年代后,世界上建成的著名斜拉橋有:法國諾曼底斜拉橋(主跨856米),南京長江二橋南汊橋鋼箱梁斜拉橋(主跨628米),以及1999年日本建成的當時世界最大跨度的多多羅大橋(主跨890米)。
我國首座鋼管混凝土拱橋是四川省廣元市旺蒼縣的東河大橋,于1990年建成通車。鋼管混凝土拱橋真正的發展是在20世紀90年代的中國。我國第一座鋼管混凝土拱橋是1990年建成的四川旺蒼東河大橋,跨徑110m,據不完全統計,十多年來在我國已建的和在建的鋼管混凝土拱橋約有200多座,其中跨徑超過200m的有30多座。1995年,廣東三山西大橋是第一座跨徑超過200m的鋼管混凝土拱橋,也是第一座飛燕式拱橋。飛燕式鋼管混凝土拱橋通過張拉系桿來平衡主拱所產生的大部分水平推力,大大降低了平原或軟基地區拱橋下部與基礎的工程量與造價,且造型美觀在我國得到了迅速發展,相繼建成的有武漢市江漢五橋、江蘇徐州京杭運河特大橋、南昌市生米特大橋等。尤其是建成于2013年通車的四川合江長江一橋已達到530米的主跨,是目前最大跨徑的鋼管混凝土拱橋。把這一橋型,也可以說把鋼管混凝土拱橋的跨徑推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現有的斜拉橋、鋼管混凝土拱橋往往結構單一,大跨度橋的“吊必拱”,“拉必直”形成了一個傳統,難以突破,兩者無法融合,斜拉橋結構重量輕,節省材料的優勢與鋼管混凝土拱橋工藝簡單,工期短的優勢無法結合。
發明內容
為解決以上現有難題,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拉吊組合橋。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大跨度橋的“吊必拱”,“拉必直”的傳統,突破原大跨度橋主結構設計上結構單一的缺點。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新型拉吊組合橋,包括位于兩端的橋臺,兩橋臺上設有橋面,在兩橋臺之間設有若干橋墩、及位于橋墩上的斜塔組,其中任意兩相鄰的斜塔組的頂端相互搭接形成“∧”形結構,所述斜塔上通過拉索和吊桿連接橋面。
采用以上結構,可實現在兩個橋臺、橋墩上的斜塔組與拉索形成相互搭接的“∧”形狀結構,拉索之間形成倒V形結構,斜塔上外側由斜拉索連接加勁梁及橋面和內側由吊桿連接加勁梁及橋面,結構更加穩固。
優選的,所述兩橋臺之間設有兩個橋墩,其中每個橋墩上分別設有一斜塔組,兩斜塔組的頂端相互搭接形成“∧”形結構。
優選的,所述斜塔組為單獨的一只斜塔;或者由位于橋面兩側且設于同一橋墩上的兩只斜塔,通過頂端搭接而成。
優選的,兩斜塔組的頂端相互搭接形成“人”字形結構。
優選的,所述斜塔組相對于水平面傾斜35°-55°設置。
優選的,所述斜塔組相對于水平面傾斜45°設置。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的優點在于:1、通過拉吊組合改變了“吊必拱”的模式,通過直塔變斜塔實現了拉吊的組合,拉吊的組合使吊桿和拉索的組合力基本沿斜塔軸線方向,使力學上趨于合理。
2、本拉吊組合橋可用作景觀橋,公路橋,以及市政橋梁。
3、本拉吊組合橋主跨跨度可200米以上,全橋長度可達500以上,屬于實用新型橋梁。
4、拉吊組合橋通過特有的組合設計并整合了斜拉橋和鋼管混凝土拱橋的技術,具有可實現性。
5、結構上選用人字形結構,比例均勻,受力合理,結構美觀。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立體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施工方法的流程圖。
其中,1、橋臺,2、橋面,3、橋墩,4、斜塔組,41、斜塔,42,、拉索。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羅應建,未經羅應建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0539201.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可反復使用的書寫紙
- 下一篇:一種變摩擦隔震支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