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遠紅外線式止鼾器有效
申請號: | 201620532379.5 | 申請日: | 2016-06-02 |
公開(公告)號: | CN206252578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6-16 |
發明(設計)人: | 蔡慶宗 | 申請(專利權)人: | 蔡慶宗 |
主分類號: | A61F5/56 | 分類號: | A61F5/56;A61N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寰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1408 | 代理人: | 林柳岑,何尤玉 |
地址: | 北京市大興區青***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紅外線 式止鼾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一種醫療衛生設備,尤指一種可以置于下巴的頭戴式遠紅外線式止鼾器。
背景技術
鼾癥是一種普遍的睡眠現象,造成打鼾的類型及原因有很多種,但大部份體現的癥狀是呼吸道狹窄導致呼吸不順暢,在鼻腔內產生呼吸氣流擾動而發出鼾聲。
呼吸道狹窄的因素有舌頭腫大下垂、懸雍垂下垂拉長、舌根部位水腫、扁桃腺腫大、或者咽炎等。阻塞到一定程度可致氣道內壓力改變,呼吸暫停。不僅影響睡眠質量,使勞動力下降,同時可造成血壓、內分泌變化,產生或加劇許多系統的疾病。
目前治療鼾癥的方式除了手術以外,市場上還有一種止鼾器(ZL03250620.1),是一種口腔矯正器,配戴在牙齒上,可使下頜前移,形成反頜,帶動舌根前移使氣道擴大暢通,進而消除或者改善鼾癥。
然而,此種止鼾器僅能達到睡眠時的止鼾效果,卻無法根本治療舌頭腫大下垂、扁桃腺腫大、咽炎…等造成呼吸道狹窄的原因。治標不治本,效果有限。
實用新型內容
有鑒于此現有止鼾器無法根治鼾癥,本實用新型的發明人設計一款利用遠紅外線作用改善治療鼾癥的頭戴式遠紅外線止鼾設備。基于前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主要技術手段在于提供一種遠紅外線式止鼾器,包括一遠紅外線發射本體、一連遠紅外線發射本體可以激發遠紅外線發熱本體發射遠紅外線的電源裝置。
優選的,所述的遠紅外線發射本體是一種導電混凝土塊,所述的電源裝置包括一電源適配器、二個插置于遠紅外線發射本體的極芯筒,電源適配器的其中一電極連接其中一個極芯筒,另一電極連接一溫度控制器,再通過串連的熔斷器連接另一個極芯筒。
實施上述技術手段以后,使用者可以接上電源,將遠紅外線發射本體置于下頜,利用所激發的遠紅外線作用降低咽喉區的水腫并活化細胞,恢復咽喉區肌群的肌力,改善扁桃腺腫大等造成呼吸道狹窄的原因。從而減少呼吸道障礙、增加空氣流量,達到治療鼾癥、改善睡眠品質的目的。
而溫度控制器的作用是當遠紅外線發射本體溫度上升至預設值時,溫度控制器運作,電路斷開,停止發熱,遠紅外線發射本體溫度下降到設定值時,溫度控制器啟動、接通電路,使遠紅外線發射本體不間斷地輻射出紅外線。當溫度控制器故障而不能斷開電路,溫度會不斷升高,過載時,熔斷器熔斷,整個電器斷開,從而起到安全保護作用。
此外,本實用新型可以進一步設有一固定裝置,該固定裝置是可以綁縛在頭上的帶體,進而將遠紅外線發射本體固定在下頜。
通過該固定裝置的設置,使用者可以長時間配戴,長時間的紅外線照射患部治療,以提升療效,甚至可以配戴著睡覺,由于遠紅外線發射本體固定在下頜,因此限制用口呼吸,可以降低鼾聲、改善鼻子過敏現象、并且保持口腔咽喉濕潤,促進口腔及呼吸道健康,。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一種實施例立體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第二種實施例的立體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第二種實施例使用時的立體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第二種實施例使用于成人及孩童的側視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部件連接方框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配合附圖及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為達成預定實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術手段。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遠紅外線式止鼾器的第一種實施例,包括一遠紅外線發射本體10、一包覆該遠紅外線發射本體10的軟質保護套11、一電源裝置12及一溫控裝置13。其中,該遠紅外線發射本體10為一柱體,優選的,遠紅外線發射本體10設為半圓柱體,即包括一弧面、一平面及兩端面的實體。所述電源裝置12是連接遠紅外線發射本體10,連通電源之后可以激發遠紅外線發射本體10發熱并發射遠紅外線。由于為半圓柱體,其弧面設計便于使用于熱敷身體具彎曲的部位,如鼻子、眼睛、山根、腰部、頸部和關節內側。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蔡慶宗,未經蔡慶宗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0532379.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