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無創輔助呼吸管路固定帶有效
| 申請號: | 201620513427.6 | 申請日: | 2016-05-3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304196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7-07 |
| 發明(設計)人: | 趙華棟;包國強;盧強;邱波;劉曉敏;唐海利;樊東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軍醫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1M16/00 | 分類號: | A61M16/00 |
| 代理公司: | 陜西增瑞律師事務所61219 | 代理人: | 劉艷霞 |
| 地址: | 710032 陜西***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輔助 呼吸 管路 固定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具體涉及無創輔助呼吸管路固定帶。
背景技術
新生兒搶救或治療時,需采用無創輔助通氣滿足呼吸要求,由于新生兒自身各個器官發育的實際情況,常持續使用一個月或更長時間。無創輔助呼吸管路放置于新生兒的臉部,造成管路壓傷,并且,在使用的過程中,存在管路固定不牢固,影響使用。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固定性好、不會對新生兒的皮膚造成傷害的無創輔助呼吸管路固定帶。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無創輔助呼吸管路固定帶,包括用于放置于新生兒后腦勺的第一固定部分,第一固定部分的左右兩側對稱設置連接有第一固定帶,兩個第一固定帶分別用于從新生兒的后腦勺起、且分別沿新生兒對應側的耳朵上方通過,兩者端部相互連接環繞于新生兒的頭部;
該第一固定部分上端,且位于兩個第一固定帶中間、設置連接有第三固定帶,第三固定帶用于從新生兒的后腦勺起、且貼于新生兒的頭頂部通過,其端部與兩個第一固定帶形成的繞環相連接,以形成套設在新生兒頭部的固定環;
該第一固定部分的左右兩側、且位于第一固定帶下方,對稱設置連接有第二固定帶,兩個第二固定帶用于從新生兒的后腦勺起、且分別沿新生兒對應側的耳朵下方通過,其端部在新生兒的臉部固定無創輔助呼吸管路的對應側。
進一步地,該兩個第一固定帶的端部可拆卸連接。
進一步地,該兩個第一固定帶用于放置無創輔助呼吸管路的部分的厚度略厚。
進一步地,該第三固定帶的端部的內表面設置有第三粘貼層,第三粘貼層用于與兩個第一固定帶可拆卸連接。
進一步地,該第二固定帶的端部的外側均設置連接有第二粘貼層,其端部反向折起粘貼,且在折疊部形成用于固定無創輔助呼吸管路的空間。
進一步地,該第一固定部分為圓環狀或者橢圓環狀。
進一步地,該兩個所述第一固定帶的端部位于新生兒的額頭處,且通過對應的第一粘貼層可拆卸連接。
進一步地,該第一固定部分、第一固定帶和第二固定帶均選用柔性針織材質。
本實用新型無創輔助呼吸管路固定帶具有如下優點:1.受力均衡,不會對新生兒的頭部及面部造成傷害。2.固定性好,不易脫落。3.避免無創輔助呼吸管路對新生兒的面部造成傷害。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無創輔助呼吸管路固定帶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無創輔助呼吸管路固定帶,如圖1所示,包括用于放置于新生兒后腦勺的第一固定部分1,第一固定部分1的左右兩側對稱設置連接有第一固定帶2,兩個第一固定帶2分別用于從新生兒的后腦勺起、且分別沿新生兒對應側的耳朵上方通過,兩者端部相互連接環繞于新生兒的頭部;第一固定部分1上端,且位于兩個第一固定帶2中間、設置連接有第三固定帶4,第三固定帶4用于從新生兒的后腦勺起、且貼于新生兒的頭頂部通過,其端部與兩個第一固定帶2形成的繞環相連接,以形成套設在新生兒頭部的固定環;第一固定部分1的左右兩側、且位于第一固定帶2下方,對稱設置連接有第二固定帶3,兩個第二固定帶3用于從新生兒的后腦勺起、且分別沿新生兒對應側的耳朵下方通過,其端部在新生兒的臉部固定無創輔助呼吸管路的對應側。
本實用新型無創輔助呼吸管路固定帶,兩個第一固定帶2的端部可拆卸連接。兩個第一固定帶2用于放置無創輔助呼吸管路的部分的厚度略厚。以避免無創輔助呼吸管路貼于新生兒臉部的皮膚。第三固定帶4的端部的內表面設置有第三粘貼層7,第三粘貼層7用于與兩個第一固定帶3可拆卸連接。第二固定帶3的端部的外側均設置連接有第二粘貼層6,其端部反向折起粘貼,且在折疊部形成用于固定無創輔助呼吸管路的空間。
本實用新型無創輔助呼吸管路固定帶,第一固定部分1為圓環狀或者橢圓環狀。兩個第一固定帶2的端部位于新生兒的額頭處,且通過對應的第一粘貼層5可拆卸連接。第一固定部分1、第一固定帶2和第二固定帶3均選用柔性針織材質。
本實用新型無創輔助呼吸管路固定帶,使用時,將其平鋪于新生兒的頭下,并使第一固定部分1位于新生兒的后腦勺處,然后拉動兩側的第一固定帶2,繞新生兒頭部的左右側、并從新生兒對應側的耳朵上方通過,并在額頭處相粘貼連接,然后將第三固定帶4從新生兒的后腦勺起,貼于頭頂部,并使其端部與第一固定帶2和第二固定帶3在新生兒的額頭處粘合連接。保證了第一固定部分1的平展,并且,形成了固定的繞環,避免了第一固定帶2向下移動,防止擠壓摩擦耳朵。無創輔助呼吸管路貼于第一固定帶2的上表面。然后拉動第二固定帶3,繞新生兒頭部的左右側、并從新生兒對應側的耳朵下方通過,其端部從無創輔助呼吸管路的下方通過,然后將端部反折粘貼,以將無創輔助呼吸管路固定。可重復使用,根據新生兒頭部的大小調整,固定性好,不會對新生兒的皮膚造成傷害。且制備的成本低,減輕了患者的家庭負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軍醫大學,未經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軍醫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0513427.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