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移液槍有效
| 申請號: | 201620497720.8 | 申請日: | 2016-05-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229377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6-09 |
| 發明(設計)人: | 原茜;焦旸;張晶熒;鹿倫杰;朱巍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大學 |
| 主分類號: | B01L3/00 | 分類號: | B01L3/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利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32256 | 代理人: | 王鋒 |
| 地址: | 215123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移液槍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實驗器械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可以避免污染的移液槍。
背景技術
移液槍是移液器的一種,常用于實驗室少量或微量液體的移取,不同規格的移液槍配套使用不同大小的移液槍頭。目前實驗中用于常規移液器的移液槍頭,由于儲液管為直徑均勻的圓管,在吸液過程中,如果按壓用力過猛或按壓手柄釋放太快,就會導致所移液體倒吸到移液槍內,從而對移液槍造成污染。例如,在利用1ml的移液槍轉移液體時,由于容量小,且精確度難以控制,特別容易因按壓用力過猛而導致吸力過大,進而導致所吸液體倒吸入移液槍內部,而移液槍內部很難進行清洗消毒,因此被污染過的移液槍在下次移液操作時也會對所移液體造成污染,從而嚴重影響實驗數據和實驗結果。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移液槍,結構簡單,使用方便,能夠有效防止所移液體的污染。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本實用新型的移液槍,包括移液槍本體和移液槍頭,所述移液槍頭包括自上而下的移液槍接口、儲液管和吸液管;
所述移液槍本體與移液槍接口無縫連接;
所述儲液管包括第一儲液管和位于第一儲液管上方的第二儲液管,所述第一儲液管和所述第二儲液管構成第一漏斗形,所述第一儲液管為第一漏斗形的敞口部分,所述第二儲液管為第一漏斗形的窄口部分。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儲液管的直徑為第二儲液管直徑的2-6倍。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儲液管和第二儲液管為一體成型。
進一步地,所述儲液管還包括第三儲液管,所述第三儲液管位于所述第二儲液管的上方,所述第二儲液管和所述第三儲液管構成第二漏斗形,所述第二儲液管為第二漏斗形的窄口部分,所述第三儲液管為第二漏斗形的敞口部分。
進一步地,所述第三儲液管的直徑為第二儲液管直徑的2-6倍。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儲液管、第二儲液管和第三儲液管為一體成型。
進一步地,所述移液槍接口為圓管形或圓錐形。
進一步地,所述吸液管包括內徑逐漸縮小的部分和內徑相同的圓管形部分。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儲液管的直徑大于所述吸液管的最大直徑,所述第一儲液管與所述吸液管一體成型。
進一步地,所述移液槍頭的材質為塑料或玻璃。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實用新型的移液槍至少包括由第一儲液管和第二儲液管構成第一漏斗形,該漏斗形的窄口朝向移液槍接口,敞口朝向移液槍的吸液管,可以在既不影響吸液操作的情況下,又能防止液體因吸力過猛而吸入移液槍內部,進而可以防止所吸液體對移液槍內部造成污染。
更進一步地,本實用新型的移液槍還可以包括由第二儲液管和第三儲液管構成的第二漏斗形,該漏斗形的窄口朝向第一儲液管,敞口朝向移液槍接口,可以在既不影響吸液操作的順利進行,又能將因吸力過猛吸入的多余液體迅速回流,可以在第一漏斗形未能完全防止液體吸入移液槍內部的情況下,進一步防止所吸液體對移液槍內部造成污染。
上述說明僅是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概述,為了能夠更清楚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手段,并可依照說明書的內容予以實施,以下以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后。
附圖說明
圖1為現有技術中移液槍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的移液槍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的移液槍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描述。以下實施例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但不用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
圖1為現有技術中移液槍的結構示意圖。如圖1所示,移液槍10包括移液槍本體(圖中未示出)和移液槍頭,所述移液槍頭包括自上而下設置的移液槍接口11、儲液管12和吸液管13,所述移液槍本體與移液槍接口11無縫連接,所述儲液管為直徑均勻的圓管形,在吸液過程中,如果按壓用力過猛或按壓手柄釋放太快,就會導致所移液體倒吸到移液槍內,從而對移液槍造成污染。
本實用新型的核心思想在于,將移液槍的儲液管設置為至少一個漏斗形,該漏斗形的窄口朝向移液槍接口,敞口朝向移液槍的吸液管,該漏斗形可以在不影響吸液操作的情況下,防止液體因吸力過猛而吸入移液槍內部,進而可以防止所吸液體對移液槍內部造成污染。
實施例一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大學,未經蘇州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0497720.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離心式多通道微流體芯片
- 下一篇:一種血液樣本采集用試管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