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多角度可調節式口鏡有效
| 申請號: | 201620487612.2 | 申請日: | 2016-05-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120293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4-26 |
| 發明(設計)人: | 吳大明;孫超;于海燕;梁睿貞;周廣超;王晶艷;楊連豐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B1/253 | 分類號: | A61B1/253;A61B1/32;A61B1/005;A61B1/06 |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32243 | 代理人: | 顧伯興 |
| 地址: | 210029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角度 調節 式口鏡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多角度可調節式口鏡。
背景技術
口鏡是口腔臨床診療中最常用的小型醫療器械之一,其主要作用是:牽拉患者頰部和推壓舌體以便于直接觀察病變區;聚集光線,增加檢查部位的可視度;通過鏡面反射光線觀察難以直視的部位,如上頜牙和髓腔內部。但是,目前臨床常用的口鏡鏡體均通過固定角度與手柄連接,如鏡體與手柄形成150°夾角,或鏡體與手柄在同一平面內,且無自帶光源,均是通過反射牙椅照明燈提供光線。使用這種口鏡觀察難以直視的部位時,如上頜牙牙冠的頰腭側和近遠中頸部、上下頜牙的髓腔內部等,常常需反復調節口鏡的角度、患者的體位和牙椅照明燈的角度,明顯影響醫師的觀察和操作,延長了治療的時間,降低了患者的舒適度。因此,固定角度的口鏡不能實現更多角度的觀察,不能良好地適應多種使用場景。
此外,在口鏡的使用過程中,由于口鏡和口腔存在溫差,會導致鏡面起霧,影響觀察;在利用高速渦輪手機去除齲齒腐質、窩洞暫封物、或進行牙冠預備磨除牙釉質和牙本質時,腐質、暫封物、牙釉質或牙本質碎沫隨水霧粘在口鏡的鏡面上,明顯影響了醫生的觀察和操作。目前解決鏡面起霧的問題及清理鏡面時,需將口鏡從患者口腔中拿出,利用無菌棉球擦拭。這種方式處理后,醫生需再次調節口鏡的角度以觀察或處理病區,反復的“拿出口鏡—擦拭—口鏡放入口腔、調節角度”,降低了治療的效率,增加了患者治療時間和不適感。而且簡單的擦拭后,鏡面容易再次起霧,也容易再次粘上腐質、暫封物、牙釉質或牙本質。
上述問題是在口鏡的使用或設計過程中應當予以考慮并解決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多角度可調節式口鏡,解決現有固定角度口鏡使用時,角度和患者體位需反復調整,光線不足難以觀察上頜牙牙冠的頰腭側和近遠中頸部、上下頜牙的髓腔內部等問題,實現更廣角度的觀察。同時,通過噴氣,快捷清除鏡面的霧氣、腐質、充填材料、牙本質或牙釉質碎沫,解決現有口鏡使用時,需反復將口鏡從患者口腔中取出并擦拭,提高治療的效率。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是:
一種多角度可調節式口鏡,包括鏡體部分和手持部分,鏡體部分包括鏡面、鏡框和第一支臂,鏡面設于鏡框內,鏡框連接第一支臂的一端,第一支臂的另一端設于外螺紋,第一支臂通過外螺紋連接手持部分;
手持部分包括臂座、轉軸、第二支臂、推拉桿、柄體,柄體內設有用于容納第二支臂與推拉桿的空腔,柄體的空腔內設有導向板,導向板設有導向孔,導向孔內穿過有推拉桿,轉軸設有臂座和第二支臂,臂座和第二支臂形成有90°-180°角,臂座的端面設有凹槽,凹槽內設與第一支臂的外螺紋適配的內螺紋,柄體的端部設有軸座,軸座的中部設有圓孔,轉軸的兩端活動連接在軸座的圓孔的孔壁上,第二支臂穿過軸座的圓孔,且第二支臂的一個側面與柄體間設有復位扭簧,第二支臂的另一個側面與柄體間設有錐形塊,錐形塊連接在推拉桿的頂端,推拉桿的底端的一側設有傳動齒,推拉桿的底端的另一側設有限位邊槽,限位邊槽的槽底形成滑動平面,滑動平面設于滑動平臺上,滑動平臺連接在柄體上并設有柄體的空腔內,傳動齒嚙合有手控部或電控部。
進一步地,鏡面采用不銹鋼平光鏡面,便于高溫高壓消毒。
進一步地,電控部包括微型電機、控制器、傳動齒輪、開關按鈕一、開關按鈕二,傳動齒嚙合有傳動齒輪,傳動齒輪設于微型電機的轉軸上,微型電機通過控制器連接有電源,控制器分別連接有開關按鈕一、開關按鈕二,開關按鈕一、開關按鈕二設于柄體。
進一步地,電源采用可充電式電源,電源設有充電接口。
進一步地,還包括LED照明組件,LED照明組件包括LED光源、接片一、接片二、照明按鈕,接片一設于第一支臂的端部,LED光源設于第一支臂的另一端部,LED光源通過導線連接接片一,接片二設于臂座的凹槽內,接片二通過照明按鈕連接電源。
進一步地,通過電控部,實現調節鏡體部分和手持部分的夾角增大調節,具體為:通過電控部的開關按鈕一控制微型電機的正轉,進而控制傳動齒輪的正轉,從而實現推拉桿、錐形塊的向后移動,通過復位扭簧的作用,實現第二支臂的逆時針旋轉調節,進而實現臂座上的第一支臂的逆時針旋轉調節,來實現鏡框內的鏡面的傾斜角度的增大調節;
通過電控部實現調節鏡體部分和手持部分的夾角減小調節,具體為:通過電控部的開關按鈕二控制微型電機的反轉,進而控制傳動齒輪的反轉,從而實現推拉桿、錐形塊的向前移動,實現第二支臂的順時針旋轉調節,進而實現臂座上的第一支臂的順時針旋轉調節,來實現鏡框內的鏡面的傾斜角度的減小調節。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院,未經南京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0487612.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