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用于膠粘劑制備的反應釜有效
| 申請號: | 201620453831.9 | 申請日: | 2016-05-1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343166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7-21 |
| 發明(設計)人: | 袁厚華;羅云;羅宇;劉鳳娟 | 申請(專利權)人: | 常熟巴德富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J19/18 | 分類號: | B01J19/18 |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中迪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44283 | 代理人: | 薛家駒 |
| 地址: | 215500 江蘇省蘇州***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膠粘劑 制備 反應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具體涉及一種用于膠粘劑制備的反應釜。
背景技術
反應釜廣泛應用于石油、化工、橡膠、農藥、染料、醫藥、食品,用來完成硫化、硝化、氫化、烴化、聚合、縮合等工藝過程的壓力容器,例如反應器、反應鍋、分解鍋、聚合釜等;材質一般有碳錳鋼、不銹鋼、鋯、鎳基(哈氏、蒙乃爾、因康鎳)合金及其它復合材料。反應釜的廣義理解即有物理或化學反應的不銹鋼容器,根據不同的工藝條件需求進行容器的結構設計與參數配置,設計條件、過程、檢驗及制造、驗收需依據相關技術標準,以實現工藝要求的加熱、蒸發、冷卻及低高速的混配反應功能。
現有反應釜采用頂部進料,不利于物料快速進入葉輪吸入區,難以使物料快速的混合,不利于反應熱的導出,同時,從頂部加入的液料在添加進反應釜時會出現濺出釜內液面的現象,使液料粘附在反應釜的內壁。此外,傳統反應釜內采用單個攪拌槳,攪拌機構與反應釜之間沒有定位部件,所以在攪拌機構旋轉過程中,攪拌槳極容易出現晃動現象,導致釜內液面隨之上下晃動,液面的晃動同樣會使液料粘附在反應釜的內壁上。因此,傳統的反應釜結構會造成膠粘劑在加工過程中容易出現掛渣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用于膠粘劑制備的反應釜,能起到物料快速混合、膠粘劑混合均勻和減少膠粘劑的掛渣。
本實用新型描述的一種用于膠粘劑制備的反應釜,包括反應釜本體、電機、驅動桿和攪拌槳,電機與攪拌槳之間通過驅動桿相連接,攪拌槳置于反應釜本體內,反應釜本體的底部處設有排料口,其中反應釜本體底部處設有進料口,進料口朝向攪拌槳,反應釜本體底部處設有頂針,頂針頂置于驅動桿底端處。
具體進一步,所述攪拌槳分為第一攪拌槳、第二攪拌槳和第三攪拌槳,第一攪拌槳位于驅動桿的下部處,第二攪拌槳位于驅動桿的中部處,第三攪拌槳位于驅動桿的上部處。
具體進一步,所述驅動桿的底端處設有凹位,頂針的頂端置于凹位處。
具體進一步,所述凹位呈內凹錐形。
具體進一步,所述頂針的頂端呈錐形。
具體進一步,所述攪拌槳呈V形。
具體進一步,所述攪拌槳呈W形。
具體進一步,所述攪拌槳為至少三個。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反應釜本體底部上的進料口,有利于物料快速進入攪拌槳吸入區,以便物料快速混合,有利于反應熱的導出;2、采用至少三層攪拌槳,有利于膠粘劑混合均勻和反應平衡;3、采用頂針設計用于穩定驅動桿,使液面不會晃動過大,減少在反應釜本體內產生掛渣。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反應釜本體、驅動桿和頂針相連接結構示意圖。
以下附圖的圖標說明:
反應釜本體1;電機2;第一攪拌槳3;驅動桿4;凹位401;第二攪拌槳5;進料口6;頂針7。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僅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而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如圖1至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描述的一種用于膠粘劑制備的反應釜,包括反應釜本體1、電機2、驅動桿4和攪拌槳,電機2與攪拌槳之間通過驅動桿4相連接,攪拌槳置于反應釜本體1內,反應釜本體1的底部處設有排料口,其中反應釜本體1底部處設有進料口6,進料口6朝向攪拌槳,反應釜本體1底部處設有頂針7,頂針7頂置于驅動桿4底端處。其中反應釜本體1底部上的進料口6,有利于物料快速進入攪拌槳吸入區,以便物料快速混合,有利于反應熱的導出;另外,采用頂針7設計用于穩定驅動桿4,使液面不會搖晃過大,減少膠粘劑的掛渣,有效解決膠粘劑在生產過程中,攪拌槳在攪動時易晃動導致液面不均衡,致使部分膠粘劑粘在內壁上不能進入膠粘劑液面下,在內壁處于較高溫度狀態下產生掛渣。
具體進一步,所述攪拌槳分為第一攪拌槳3、第二攪拌槳5和第三攪拌槳,第一攪拌槳3位于驅動桿4的下部處,第二攪拌槳5位于驅動桿4的中部處,第三攪拌槳位于驅動桿4的上部處,令整體攪拌更加均勻效果。
具體進一步,所述驅動桿4的底端處設有凹位401,頂針7的頂端置于凹位401處,減少膠粘劑的掛渣,進一步提升整體穩定性,另外,凹位401呈內凹錐形,頂針7的頂端呈錐形,能讓頂針7和驅動桿4更好配合;攪拌槳呈V形或攪拌槳呈W形,起到提升攪拌效果。
具體進一步,攪拌槳為至少三個,起到攪拌更均勻和反應平衡。
上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或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常熟巴德富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常熟巴德富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0453831.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