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骨科智能鉆孔引導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1620432920.5 | 申請日: | 2016-05-1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453822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9-01 | 
| 發明(設計)人: | 施多偉;施昊良 | 申請(專利權)人: | 施多偉 | 
| 主分類號: | A61B17/17 | 分類號: | A61B17/17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737103 甘肅省金昌*** | 國省代碼: | 甘肅;6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骨科 智能 鉆孔 引導 設備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骨科裝置領域,具體地講,涉及一種骨科智能鉆孔引導設備。
背景技術
在骨科各種固定手術中,常常需要在骨骼上加裝鋼釘、鋼板等,這就要在骨骼上鉆孔,現有的手術方法采用高速電鉆等器械來實現骨骼鉆孔。現有的鉆孔方法存在缺陷以下缺陷:電鉆必須用力下壓推進,才能鉆孔,這樣在光滑的圓弧骨面上打孔很容易打滑偏移,造成鉆孔位置不準確,可能損傷到周圍的組織,增加手術操作的危險性,增加病人的痛苦,甚至對病人的生命造成威脅;由于鉆頭是高速旋轉的,在手術時較難控制,極易發生滑移,鉆孔位置和尺寸的精度不高。此為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骨科智能鉆孔引導設備,增加骨科鉆孔的穩定性和準確性。
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發明目的:
一種骨科智能鉆孔引導設備,包括電鉆本體,其特征是:所述電鉆本體包括握持部、電機部和套管部,所述套管部的前側設置有鉆頭,所述套管部的外側設置有耐磨層,所述耐磨層的外側環套有定位盤,所述定位盤的內圈上設置有橡膠圈,所述定位盤上螺紋連接有一組定位桿,所述定位桿環繞在所述鉆頭的周圍,所述定位桿的頂部設置有橡膠層,所述定位盤的一側設置有照明燈,所述耐磨層上設置有散熱孔,所述握持部的內側設置有一組夾持孔,所述握持部的外側設置有拇指孔,所述耐磨層上標識有刻度。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本實用新型將鉆頭頂部與定位桿的橡膠層的頂部調整為齊平,定位桿設置在鉆頭的四周頂部患者身體,增加了鉆頭的穩定性,電機部內的驅動電機帶動鉆頭轉動,實現對骨頭的鉆孔,鉆孔過程中,鉆頭沿鉆孔深入患者身體,鉆孔四周的身體部位將定位桿擋住后移,定位盤沿套管部后移,因為耐磨層和橡膠圈的摩擦力較大,定位桿在后移的過程中還能夠頂住患者身體實現對鉆頭的穩固作用,且定位盤的后移距離即為鉆頭的鉆孔深度,實現對鉆頭鉆孔深度的隨時掌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定位盤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優選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更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參見圖1和圖2,本實用新型包括電鉆本體,所述電鉆本體包括握持部1、電機部2和套管部3,所述套管部3的前側設置有鉆頭4,所述套管部3的外側設置有耐磨層5,所述耐磨層5的外側環套有定位盤6,所述定位盤6的內圈上設置有橡膠圈7,所述定位盤6上螺紋連接有一組定位桿8,所述定位桿8環繞在所述鉆頭4的周圍,所述定位桿8的頂部設置有橡膠層9。本實用新型只是針對電鉆本體外部進行結構改進,電鉆本體內部的結構和工作原理都是采用現有技術,在此不再贅述。
所述握持部1的內側設置有一組夾持孔10,所述握持部1的外側設置有拇指孔11。醫生的手指分別穿過夾持孔10和拇指孔11,增加了醫生握持的牢固性,提高了手術的穩定性。
所述定位盤6的一側設置有小型照明燈12,照明燈12實現對鉆孔位置的照明,防止定位盤6遮擋鉆孔位置的光線。
所述耐磨層5上設置有散熱孔13。
所述耐磨層5上標識有刻度。
使用時,將鉆頭4頂部與定位桿8的橡膠層9的頂部調整為齊平,定位桿8設置在鉆頭4的四周頂部患者,增加了鉆頭4的穩定性,電機部2內的驅動電機帶動鉆頭4轉動,實現對骨頭的鉆孔,鉆孔過程中,鉆頭4沿鉆孔深入患者身體,鉆孔四周的身體部位將定位桿8擋住后移,定位桿8帶動定位盤6沿套管部3后移,因為耐磨層5和橡膠圈7的摩擦力較大,定位桿8在緩慢后移的過程中還能夠頂住患者身體實現對鉆頭4的穩固作用,且定位盤6的后移距離即為鉆頭的鉆孔深度,實現對鉆頭4鉆孔深度的隨時掌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施多偉,未經施多偉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0432920.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