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腦脊液引流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620422815.3 | 申請日: | 2016-05-1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119020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3-20 |
| 發明(設計)人: | 沈秋燕;鄔幼萍;吳艷;王丹 | 申請(專利權)人: | 無錫市太湖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M1/00 | 分類號: | A61M1/00 |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訊科技專利事務所21224 | 代理人: | 張群 |
| 地址: | 114000 遼寧省鞍山市***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腦脊液 引流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腦脊液引流裝置。
背景技術
側腦室穿刺引流術是神經外科常用的一種緩解腦出血方法,是腦腫瘤壓迫所致顱內高壓的急救手術。腦室引流的護理要點多,且對高度要求嚴格:
1引流管的開口需要高出側腦室平面10-15厘米以維持正常的顱內壓;
2引流速度不易過快過多(伴有腦積水的病人快速引流出大量的腦脊液可使腦室塌陷,導致硬腦膜或顱骨內板之間出現負壓,形成硬腦膜外血腫;有腦室腫瘤者,一側腦室壓力突然降低,引起腦室系統壓力不平衡,可致腫瘤內出血;顱后窩占位病變者,突然降低壓力可致小腦幕裂孔疝)
3引流量以每天不超過500毫升;
4觀察腦脊液的性狀,正常的為無色透明,無沉淀,術后1-2天可略有血性;
5保持引流管通暢;
6嚴格的無菌操作。
現在臨床上通常是將引流管用膠布以環形貼在床頭板上,這樣固定病人翻身容易抻拉管路,并且體位改變后引流管的高度也要重新調節,特別費時費力,病人體位限制多,護理工作繁重。
發明內容
為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腦脊液引流裝置,方便測量引流管開口高度,方便觀察腦脊液性狀及引流量,減輕護理工作。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腦脊液引流裝置,包括支撐桿、升降桿、底座、托盤、調節螺套、掛鉤,支撐桿底端與底座固定連接,頂端與升降桿底端通過調節螺套連接,所述的升降桿上設有刻度,升降桿頂端固定連接有掛鉤,支撐桿外壁上固定連接有托盤。
所述的支撐桿頂端徑向均布若干凸起,凸起外壁設有與調節螺套相匹配的螺紋,凸起內壁直徑小于升降桿外壁直徑。
所述的底座設有滑輪。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整體結構簡單,方便使用,減少護理人員工作量。利用調節螺套與支撐桿配合實現調整升降桿高度的目的,升降桿上設置刻度,護理人員無需隨身攜帶皮尺等量具,可直觀測量引流高度;固定在支撐桿外壁的托盤方便放置引流物品,方便護理人員使用。底座設置滑輪,可方便整體裝置的移動。同時本裝置設置在病床旁,不影響病人翻身。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沿A-A線的剖視圖。
圖中:1-支撐桿 2-底座 3-升降桿 4-托盤 5-調節螺套 6-掛鉤 7-引流瓶 8-凸起。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地描述,但是應該指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不限于以下的實施方式。
見圖1、圖2,一種腦脊液引流裝置,包括支撐桿1、升降桿3、底座2、托盤4、調節螺套5、掛鉤6,支撐桿1底端與底座2固定連接,頂端與升降桿3底端通過調節螺套5連接,所述的升降桿3上設有刻度,升降桿3頂端固定連接有掛鉤6,引流瓶7鉤掛在掛鉤6上,支撐桿1外壁上固定連接有托盤4,方便放置引流物品。底座2設有滑輪方便本裝置整體移動。
其中,支撐桿1頂端徑向均布若干凸起8,凸起8外壁設有與調節螺套5相匹配的螺紋,凸起8內壁直徑小于升降桿3外壁直徑,凸起8與支撐桿1為一體式結構。調節時利用凸起8的材料張力,由調節螺套5收緊,凸起8內縮夾緊內部的升降桿3,實現固定升降桿3的目的。此種方式可將升降桿3固定在任意位置,方便精細調整升降桿3高度。
本實用新型整體結構簡單,方便使用,減少護理人員工作量。利用調節螺套5與支撐桿1配合實現調整升降桿3高度的目的,升降桿3上設置刻度,護理人員無需隨身攜帶皮尺等量具,可直觀測量引流高度;固定在支撐桿1外壁的托盤4方便放置引流物品,方便護理人員使用。底座2設置滑輪,可方便整體裝置的移動。同時本裝置設置在病床旁,不影響病人翻身。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無錫市太湖醫院,未經無錫市太湖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0422815.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立體書展示架
- 下一篇:頭面部手術多用途麻醉貼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