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背光模組有效
| 申請號: | 201620405795.9 | 申請日: | 2016-05-0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147216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5-03 |
| 發明(設計)人: | 陶曉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奧英光電(蘇州)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F1/13357 | 分類號: | G02F1/13357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專利代理有限公司11332 | 代理人: | 鄧猛烈,潘登 |
| 地址: | 215123 江蘇省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背光 模組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顯示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背光模組。
背景技術
隨著顯示技術的發展,液晶顯示器已經成為最為常見的顯示裝置。液晶顯示器主要由背光模組和液晶模組構成。目前,背光模組主要采用直下式或者側入式兩種方式。其中,在直下式方式中,LED光源發出的光直接向上經擴散板均勻分散后于正面射出;而在側入式方式中,LED光源設置在導光板的側面,導光板的底面上形成網點。LED封裝發出的光耦合進入導光板,通過反射片和網點的反射和散射,向液晶屏方向傳播。
目前,直下式背光模組和側入式背光模組通常都采用鐵背板作為反射片的支撐。鐵背板由于是鈑金沖壓零件,開發鐵背板的模具成本較高。而在側入式背光模組中,不僅鐵背板成本較高,而且導光板上需要通過印刷生成網點,制作工藝難度大,且不良品率較高。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一種背光模組,以解決現有技術中背光模組制作成本高且不良率高的技術問題。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背光模組,包括:后殼、反射片和發光部件;
所述后殼包括:兩個側板、底板和相對于底板傾斜成銳角設置連接且固定連接所述側板的蓋板;
所述發光部件設置于所述底板上,用于輸出光源;
所述反射片設置于所述蓋板上,用于接收發光部件輸出的光源并向液晶屏方向均勻反射和散射所述發光部件輸出的光源。
進一步的,所述發光部件為LED燈陣列。
進一步的,所述LED燈陣列包括至少兩個LED燈,所述至少兩個LED燈等間距排列設置在所述底板上。
進一步的,所述LED燈陣列設置在遠離所述蓋板的一側的底板上。
進一步的,所述LED燈的投射方向與所述底板之間的角度按照預設角度設置,所述預設角度根據LED燈陣列與所述反射片的垂直距離和所述反射片與所述底板的角度確定。
進一步的,所述反射片粘附在所述蓋板上。
進一步的,所述后殼為一體成型。
進一步的,所述反射片與所述蓋板表面積相同。
更進一步的,所述反射片的邊和角按照設定的斜率和/或曲率設置。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組,通過將反射片設置于后殼的蓋板上,利用后殼的蓋板替代鐵背板,同時,將發光部件設置在后殼的底板上,通過蓋板上設置的反射片即可實現同樣的反射效果,有效的降低了背光模組的開發成本,并且可以更好的與導光板配合實現將發光部件所發出的光源轉換為面光源,進一步降低了背光模板的制作成本。
附圖說明
通過閱讀參照以下附圖所作的對非限制性實施例所作的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優點將會變得更明顯: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提供的背光模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提供的背光模板的內部結構剖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提供的背光模板光反射示意圖。
圖中的附圖標記所分別指代的技術特征為:
1、后殼;2、反射片;3、LED燈陣列;31、LED燈;4、側板;
5、底板;6、蓋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可以理解的是,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而非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另外還需要說明的是,為了便于描述,附圖中僅示出了與本實用新型相關的部分而非全部內容。
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在未作相反說明的情況下,使用的方位詞如“上、下、頂、底”通常是針對附圖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針對豎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各部件相互位置關系描述用詞。
實施例一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提供了一種背光模板。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提供的背光模板的結構示意圖。參見圖1,所述背光模板包括:后殼1、反射片2和發光部件;所述后殼1包括:兩個側板4、底板5和相對于底板5傾斜成銳角設置連接且固定連接所述側板4的蓋板6;所述發光部件設置于所述底板5上,用于輸出光源;所述反射片2設置于所述蓋板6上,用于接收發光部件輸出的光源并向液晶屏方向均勻反射和散射所述發光部件輸出的光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奧英光電(蘇州)有限公司,未經奧英光電(蘇州)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0405795.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光學取像結構
- 下一篇:一種體征檢測智能手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