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尾氣處理模塊有效
| 申請號: | 201620368805.6 | 申請日: | 2016-04-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304571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7-07 |
| 發明(設計)人: | 羅璐 | 申請(專利權)人: | 羅璐 |
| 主分類號: | B01D53/86 | 分類號: | B01D53/86;B01D53/66 |
| 代理公司: | 北京煦潤律師事務所11522 | 代理人: | 蘇慶 |
| 地址: | 102218 北京市昌***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尾氣 處理 模塊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尾氣處理模塊,屬于臭氧脫硝尾氣處理設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對臭氧進行催化處理使其分解成氧氣,例如CN20250590U公開的臭氧發生器的尾氣處理裝置。其采用臭氧接觸池、預熱區、加熱元件、除霧裝置和催化反應區等,該尾氣處理裝置能夠分解臭氧接觸池的臭氧氣體,防止臭氧廢氣排放到空氣中,催化反應區前設置的除霧裝置,減少催化區域的水滴,連通臭氧破壞器和臭氧接觸池的底部,使水滴冷凝回流至臭氧接觸池。該技術方案中采用臭氧接觸池分解臭氧氣體,容易使臭氧飽和或者趨于飽和,所以此時會降低臭氧的吸附效率。
CN103304018A公開了一種臭氧尾氣強化臭氧氧化廢水處理的方法及裝置,所述方法使臭氧氧化反應尾氣中的臭氧和氧氣電催化還原為過氧化氫;所述過氧化氫催化臭氧產生羥基自由基,將廢水中的有機物礦化分解。所述處理裝置包括連通的預電解單元和臭氧氧化單元;所述臭氧氧化單元的尾氣出口連入預電解單元。通過本發明,不僅充分利用了尾氣中的氧氣和臭氧資源,不需破壞處理,同時強化了臭氧氧化的處理效果。
CN103183434A公開了不排放含臭氧尾氣的大容量微波光催化廢水降解裝置,屬于廢水處理技術領域。現有的相關技術中,存在催化劑攔截環節偏弱、反應器單罐廢水處理量偏小以及內部液體大循環強度不足、降解反應終點時刻難辨明等等問題,本案旨在一攬子地解決上述系列問題。本案在反應器內部的內設無極紫外燈的石英管的外圍鄰近處架設金屬籠,將微波約束在一個有限的空域內,藉此達成單罐處理量的大幅提升;金屬籠的正下方并且架設用于強化液體循環的喇叭筒狀構件;并以外置的級聯的三級反沖洗式過濾器達成針對催化劑微粒的精細攔截;其濾芯選材不再受限;尾氣排放口處并裝設有臭氧傳感器,其所輸出的電訊號傳送給聯接磁控管及空氣泵的電源控制器。
上述三個專利均采用復雜的結構,對于實施和使用者來說,其成本較高,很難進行大面積推廣使用,所以需要設計一種結構簡單易于使用,并且可以重復使用的尾氣處理模塊。
實用新型內容
基于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尾氣處理模塊,采用簡單的結構實現對尾氣中的臭氧進行催化處理。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尾氣處理模塊,包括外罩體和催化載體,所述外罩體為筒狀結構,所述催化載體填充所述外罩體的內部空間,所述催化載體為多孔狀透氣結構。
所述催化載體設有多個,沿著外罩體的軸向并排安裝在所述外罩體的內部。
優選地,所述催化載體設為蜂窩狀多孔結構。
優選地,所述催化載體設為方孔或三角形多孔結構。
優選地,所述催化載體的表面覆蓋有催化顆粒。
優選地,所述催化顆粒通過粘接、噴涂的方式附著在所述催化載體的表面。
優選地,所述外罩體的內表面覆蓋有催化顆粒。
優選地,所述催化顆粒為氧化銅或三氧化二鋁。
優選地,所述氧化銅或三氧化二鋁顆粒的粒徑為50-500nm。
優選地,所述催化顆粒的厚度為100nm-1mm。
優選地,所述外罩體設為三角形、四邊形、六邊形、圓形或異形結構。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尾氣處理模塊,通過多孔透氣結構的催化載體增大了尾氣與催化載體的接觸面積,并進一步的通過在催化載體上,所述催化顆粒可以進一步增大接觸面積,達到將尾氣中的臭氧全部催化分解成氧氣,使臭氧排放降低至符合安全排放標準。
附圖說明
下面根據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一種尾氣處理模塊的正面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一種尾氣處理模塊的縱截面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優選實施例僅用于說明和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如圖1-2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一種尾氣處理模塊,包括外罩體1和催化載體2,所述外罩體1為筒狀結構,所述催化載體2填充所述外罩體1的內部空間,所述催化載體2為多孔狀透氣結構。
所述催化載體2設有多個,沿著外罩體的軸向并排安裝在所述外罩體的內部。采用串接結構的催化載體2可以最大限度的延長煙氣的路徑,增加煙氣與催化載體的接觸面積。
優選地,所述催化載體2設為蜂窩狀多孔結構。采用蜂窩狀的結構,可以使所述催化載體的穩定性更好,并且接觸面積更大,易于生產,并且使用效果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羅璐,未經羅璐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0368805.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基于階梯金手指的單板及成型方法
- 下一篇:一種節能減排的電子產品生產制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