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小型嫩桑聯合收割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620362652.4 | 申請日: | 2016-04-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136681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5-03 |
| 發明(設計)人: | 楊巖;滕舉元;李揚;張哲;胡友呈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A01D46/00 | 分類號: | A01D46/00 |
| 代理公司: | 重慶大學專利中心50201 | 代理人: | 王翔 |
| 地址: | 400054 重***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小型 聯合收割機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農業機械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小型嫩桑聯合收割機。
背景技術
嫩桑營養價值高、再生能力強,廣泛應用于飼料、醫藥、工業原料等領域。目前,市面上沒有針對嫩桑專用、高效收割臺以及嫩桑收割機,嫩桑主要依靠人工及簡要的輔助機械進行收割,這種作業模式不能保證嫩桑收割后留茬高度一致、留茬切口平整不破碎的農藝要求,并且影響了嫩桑的再生長能力和產量,嚴重阻礙了嫩桑規模化種植的發展。
綜上所述,目前人工和簡易機械輔助收獲嫩桑的方式不能滿足嫩桑收割后留茬高度一致、切口平整無破損的農藝要求。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解決目前嫩桑收獲主要依靠人力回攏及嫩桑收割后無法實現有序收集的技術問題和目前嫩桑收割中存在的留茬高度不一致、留茬切口不平且易破碎的問題。
為實現本實用新型目的而采用的技術方案是這樣的,一種小型嫩桑聯合收割機,包括收割機機架、操作臺、行走裝置、動力裝置和收割系統。
所述操作臺位于收割機機架上。所述動力裝置位于收割機機架的后端。所述收割機機架的下端為履帶式的行走裝置。
所述收割系統包括收割臺、回攏裝置和輔助裝置。所述輔助裝置包括調平液壓缸、調高液壓缸、左流道擋板、右流道擋板和底部輸送帶。
所述收割臺連接在收割機機架的前端。所述收割臺包括收割臺機架、右調節臂Ⅰ、右調節臂Ⅱ、左調節臂Ⅰ、左調節臂Ⅱ、左圓盤刀驅動馬達、聯軸器Ⅰ、左圓盤刀、左刀架、右圓盤刀、右刀架、聯軸器Ⅱ和右圓盤刀驅動馬達。
所述收割臺的左右部分關于其中間面對稱。所述收割臺機架的背側具有兩組相同結構的F型調節臂,其中一組為右調節臂Ⅰ和右調節臂Ⅱ,另一組為左調節臂Ⅰ和左調節臂Ⅱ。每個F型調節臂兩 端的鉸接點記為鉸接點M和鉸接點C,中間的鉸接點記為鉸接點B。所述鉸接點M與收割臺機架連接。所述鉸接點C與收割機機架連接。所述鉸接點B連接調高液壓缸的一端,調高液壓缸的另一端與收割機機架連接。這兩組調節臂上均連接有調平液壓缸。所述調平液壓缸的一端連接收割臺機架,另一端通過連桿鉸接在調節臂上端。
所述左圓盤刀驅動馬達、聯軸器Ⅰ和左圓盤刀通過左刀架安裝在收割臺機架的前端。所述右圓盤刀、聯軸器Ⅱ和右圓盤刀驅動馬達通過右刀架安裝在收割臺機架的前端。所述左圓盤刀通過聯軸器Ⅰ與左圓盤刀驅動馬達的輸出端連接。所述右圓盤刀通過聯軸器Ⅱ與右圓盤刀驅動馬達的輸出端連接。所述左圓盤刀和右圓盤刀的刀面均平行于水平面,并相互配合工作。
所述回攏裝置安裝在收割臺的上方,并與收割機機架連接。所述回攏裝置包括左角度調節裝置、右角度調節裝置、左撥輪、左回攏輸送帶、右回攏輸送帶、右撥輪和回攏裝置機架。
所述左回攏輸送帶的外表面具有凸起的齒。所述右回攏輸送帶的結構與左回攏輸送帶相同。所述左撥輪和右撥輪安裝在回攏裝置機架上。所述左撥輪位于左回攏輸送帶的上方。所述右回攏輸送帶位于右回攏輸送帶的上方。所述左回攏輸送帶和右回攏輸送帶通過滑輪繃緊在回攏裝置機架上,且它們與水平面之間具有一定的傾角。所述左回攏輸送帶的安裝角度通過左角度調節裝置調節。所述右回攏輸送帶的安裝角度通過右角度調節裝置調節。所述左回攏輸送帶與右回攏輸送帶之間呈V字形,在V字形的收口后端連接一段相互平行的輸送帶,從而形成收集流道。在收集流道的后方還連接有底部輸送帶。所述底部輸送帶的兩側具有豎直的左流道擋板和右流道擋板。
作物由回攏裝置中相互對轉的左撥輪和右撥輪聚攏并配合收割臺將其切斷,再通過收集流道輸送至底部輸送帶,使收割的作物位于左流道擋板和右流道擋板之間。
進一步,所述底部輸送帶的后側還具有打捆裝置。
進一步,所述左、右撥輪和左、右回攏輸送帶由液壓馬達單獨驅動。
進一步,所述調平液壓缸和調高液壓缸與收割臺機架之間均通 過鉸鏈形式連接。所述調平液壓缸調節收割臺機架的水平位置。所述調高液壓缸調節收割臺機架的豎直位置。
進一步,所述調高液壓缸兩端的鉸接點之間的距離范圍為438.7~538.7mm。所述調平液壓缸兩端的鉸接點之間的距離范圍為350.31~420.31mm。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效果是毋庸置疑的,本實用新型的嫩桑收割機大大減小人力成本,使嫩桑收割機械化,實現嫩桑收割的有序收集,同時解決了留茬切口易破碎、高度不一致、切口不平整的問題,避免了人工在嫩桑切斷后對其進行二次整理收集,降低了人工作業的成本,提高了勞動生產率,有益于嫩桑規模化種植的擴展。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理工大學,未經重慶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0362652.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