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分體結構桅柱伸縮節及桅柱式伸展機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620213969.1 | 申請日: | 2016-03-1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5381917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7-13 |
| 發明(設計)人: | 陳建平;陳碩;夏鈴 | 申請(專利權)人: | 杭州賽奇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6F7/28 | 分類號: | B66F7/28;B66F11/00 |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06 | 代理人: | 胡龍祥 |
| 地址: | 310015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分體 結構 伸縮 桅柱式 伸展 機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桅柱式升降工作平臺技術,具體涉及一種分體結構桅柱伸縮節及桅柱式伸展機構。
背景技術
在升降工作平臺技術領域,桅柱式升降工作平臺(如專利號為ZL200720106326.8的“新型雙桅柱高空作業平臺”、專利號為ZL200920191287.5的“施工升降工作平臺”等)大多數是以卡通形式組合的桅柱組作為伸展機構,已有的桅柱式伸展機構采用多節由整體鋁合金型材制作的桅柱,也有采用鋼材焊接而成。由于整體鋁合金型材(如專利號為ZL200620103894.8的“一種桅柱伸縮節”)的截面尺寸大小受鋁合金擠壓機的擠壓力噸位和擠壓筒內接直徑的限制,因此無法將鋁合金型材的截面做的足夠大,使大高度、大承載量桅柱式升降工作平臺的產品開發受到了技術上的限制。而采用鋼材焊接而成的桅柱,由于不可避免的變形、桅柱間配合差、作為軌道的鋼摩擦表面容易生銹、整體重量重等原因,較少采用。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和提出的技術任務是克服現有整體結構的鋁合金桅柱難以具有較大承載量、鋼材焊接桅柱配合差、重量重等缺陷,提供一種質量輕、剛性強、承載能力大的分體結構桅柱伸縮節及桅柱式伸展機構。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分體結構桅柱伸縮節,其特征是:該伸縮節是在鋼結構支撐架的兩側對稱裝配鋁合金軌道體構成,所述的軌道體具有第一軌道部和第二軌道部使得兩節伸縮節相鄰時一個伸縮節的第二軌道部與另一個伸縮節的第一軌道部配合。
作為本實用新型分體結構桅柱伸縮節的優選技術手段:所述的軌道體為鋁合金型材,其上具有縱向穿孔,所述的縱向穿孔內置放有連接板,所述的連接板與支撐架通過緊固件連接。
作為本實用新型分體結構桅柱伸縮節的優選技術手段:所述的支撐架具有兩個中空的管狀邊框,所述的連接板與所述的管狀邊框通過緊固件連接。
作為本實用新型分體結構桅柱伸縮節的優選技術手段:所述管狀邊框的內側壁上開設有裝配孔,所述的緊固件為螺栓,所述螺栓從所述的裝配孔伸入所述的管狀邊框內且依次穿過所述管狀邊框的外側壁、軌道體后與所述的連接板螺紋連接。
作為本實用新型分體結構桅柱伸縮節的優選技術手段:所述的軌道體具有兩個定位邊并在所述兩定位邊之間形成定位槽,所述的管狀邊框位于所述的定位槽內并由所述的兩定位邊包圍。
作為本實用新型分體結構桅柱伸縮節的優選技術手段:所述的第一軌道部呈槽狀,所述對稱裝配在所述支撐架兩側的軌道體上的第一軌道部相向設置,所述的第二軌道部呈板狀,所述對稱裝配在所述支撐架兩側的軌道體上的第二軌道部相背設置。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桅柱式伸展機構,包括至少兩節伸縮節,其特征是:所述的伸縮節為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的分體結構桅柱伸縮節,相鄰兩節伸縮節中一個伸縮節的第二軌道部通過導輪裝置與另一個伸縮節的第一軌道部配合。
作為本實用新型桅柱式伸展機構的優選技術手段:所述的導輪裝置包括保持架、縱向導輪、橫向導輪,所述保持架的兩端均裝配所述的縱向導輪、橫向導輪。
作為本實用新型桅柱式伸展機構的優選技術手段:所述的第一軌道部呈槽狀,所述對稱裝配在所述支撐架兩側的軌道體上的第一軌道部相向設置,所述的第二軌道部呈板狀,所述對稱裝配在所述支撐架兩側的軌道體上的第二軌道部相背設置。
作為本實用新型桅柱式伸展機構的優選技術手段:所述的保持架呈對稱狀,其中部具有用于容納所述板狀第二軌道部的縫隙。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利用鋁合金型材形狀和尺寸精度高的特點作為軌道體,裝配成桅柱后有利于減少伸縮節之間的間隙,對提高伸展機構的剛度和整機穩定性極為重要。
2.與整體鋁合金伸縮節相比,本申請鋁合金型材部分的軌道體的外接圓尺寸大大減小,且為增大鋁合金型材的厚度、截面尺寸提供了可能;反過來說,如果以整體鋁合金伸縮節截面所形成的外接圓直徑作為擠壓鋁合金型材設備允許的外接圓直徑,則本申請所設計的型材可以大幅度提高其承載能力。
3.鋼結構與鋁合金型材結合,充分利用了材料的特性,發揮各自優點。
4.中間的鋼結構支撐架能夠充分保證伸縮節的整體強度,將寬度大幅度加大后,為組裝成的桅柱式升降平臺的橫向穩定性提供了保證。
5.鋁合金伸縮節的寬度加大后,能夠容納更大的提升推力裝置,如大直徑油缸等,可以有效地提高承載能力或拓展工作平臺最大高度規格。
6.構成桅柱的伸縮節之間采用導輪裝置作為動配合,一致性和可靠性在結構上能夠得到充分保證。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杭州賽奇機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杭州賽奇機械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021396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