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可高效降解近地表尾氣污染的瀝青路面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620208508.5 | 申請日: | 2016-03-1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5387652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7-20 |
| 發明(設計)人: | 何忠明;鄧喜;趙文秀;錢國平;李炎清;黃少新;蘇鎮洪;于穎;周毅 | 申請(專利權)人: | 長沙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E01C7/32 | 分類號: | E01C7/32;E01C7/35;E01C7/1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10114 湖南省***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高效 降解 地表 尾氣 污染 瀝青路面 結構 | ||
1.一種可高效降解近地表尾氣污染的瀝青路面結構,其特征在于,該結構包括:密集配瀝青混凝土下面層(1)、密集配瀝青混凝土中面層(2)、開級配排水表面層骨料表面瀝青油膜(3)、開級配排水表面層(4)、光催化劑納米二氧化鈦(5)、隔水層(6);所述的密集配瀝青混凝土中面層(2)鋪筑在密集配瀝青混凝土下面層(1)上;所述的隔水層(6)鋪筑在密集配瀝青混凝土中面層(2)上;所述的開級配排水表面層(4)鋪筑在隔水層(6)上;所述的光催化劑納米二氧化鈦(5)通過開級配排水表面層骨料之間的空隙噴灑于開級配排水表面層(4)骨料表面的瀝青油膜(3)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可高效降解近地表尾氣污染的瀝青路面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納米二氧化鈦(5)使用量控制在17g/m2~25g/m2。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可高效降解近地表尾氣污染的瀝青路面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集配瀝青混凝土下面層(1)采用AC-25級配瀝青混凝土鋪筑而成,厚度控制在8cm。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可高效降解近地表尾氣污染的瀝青路面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水層(6)采用摻有橡膠的改性乳化瀝青制成,隔水層(6)的厚度為5mm。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可高效降解近地表尾氣污染的瀝青路面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集配瀝青混凝土中面層(2)采用AC-20級配瀝青混凝土鋪筑而成,厚度控制在6cm。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可高效降解近地表尾氣污染的瀝青路面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開級配排水表面層采用粒徑為OGFC-13鋪筑而成,厚度控制在4c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長沙理工大學,未經長沙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0208508.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