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新型半球諧振陀螺有效
| 申請號: | 201620161297.4 | 申請日: | 2016-03-0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5352402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6-29 |
| 發明(設計)人: | 張蘇敏;張新華;魯志康;沈紅衛;何紹木;盧麗娟;陳小萍 | 申請(專利權)人: | 紹興文理學院 |
| 主分類號: | G01C19/5691 | 分類號: | G01C19/5691 |
| 代理公司: | 北京京萬通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440 | 代理人: | 萬學堂 |
| 地址: | 312000 ***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半球 諧振 陀螺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型半球諧振陀螺。
背景技術
半球諧振陀螺與傳統陀螺相比有很多優點,特別是具有結構簡單、無磨損部件和無運動部件等獨特優勢,近年來已經受到國內外慣性領域的高度重視,是未來最具有發展前景的陀螺儀之一。但目前所使用的半球諧振陀螺存在測量精度低、加工復雜、生產成本高等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新型半球諧振陀螺,其結構簡單,加工方便,產生成本低,且測量精度高。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新型半球諧振陀螺,包括讀出基座,所述讀出基座上安裝有讀出電極,所述讀出基座上安裝有激勵罩,所述激勵罩內安裝有激勵電極,所述讀出基座與激勵罩之間安裝有諧振子,所述諧振子包括支撐桿、外殼,所述外殼內安裝有支撐桿;所述外殼由第一矩形連接塊、第二矩形連接塊、第三矩形連接塊、第四矩形連接塊相連組成。
所述第一矩形連接塊與第二矩形連接塊之間安裝有鍍金屬膜層的第一過渡塊,所述第二矩形連接塊與第三矩形連接塊之間安裝有鍍金屬膜層的第二過渡塊,所述第三矩形連接塊與第四矩形連接塊之間安裝有鍍金屬膜層的第三過渡塊,所述第四矩形連接塊與第一矩形連接塊之間安裝有鍍金屬膜層的第四過渡塊。
所述第一矩形連接塊、第二矩形連接塊、第三矩形連接塊、第四矩形連接塊上均開設有平衡調整凹槽。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種新型半球諧振陀螺,其結構簡單,加工方便,產生成本低,且測量精度高。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殼體展開后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如圖1、圖2所示一種新型半球諧振陀螺,包括讀出基座1,所述讀出基座1上安裝有讀出電極2,所述讀出基座1上安裝有激勵罩3,所述激勵罩3內安裝有激勵電極4,所述讀出基座1與激勵罩3之間安裝有諧振子5,所述諧振子5包括支撐桿6、外殼7,所述外殼7內安裝有支撐桿6;所述外殼7由第一矩形連接塊11、第二矩形連接塊12、第三矩形連接塊13、第四矩形連接塊14相連組成。
所述第一矩形連接塊11與第二矩形連接塊12之間安裝有鍍金屬膜層的第一過渡塊15,所述第二矩形連接塊12與第三矩形連接塊13之間安裝有鍍金屬膜層的第二過渡塊16,所述第三矩形連接塊13與第四矩形連接塊14之間安裝有鍍金屬膜層的第三過渡塊17,所述第四矩形連接塊14與第一矩形連接塊11之間安裝有鍍金屬膜層的第四過渡塊18。第一過渡塊15、第二過渡塊16、第三過渡塊17和第四過渡塊18的設置避免在外殼7上涂覆鍍金屬膜層又不留下裂紋和崩邊的現象,有效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了生產成本,且提高了測量精度。
所述第一矩形連接塊11、第二矩形連接塊12、第三矩形連接塊13、第四矩形連接塊14上均開設有平衡調整凹槽8。平衡調整凹槽8的設置使諧振子在各個方向獲得等幅振蕩,以實現諧振子動平衡的調整,從而有利于提高半球諧振陀螺的測量精度。
本實施例的一種新型半球諧振陀螺,其結構簡單,加工方便,產生成本低,且測量精度高。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紹興文理學院,未經紹興文理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0161297.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