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列車網絡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620147869.3 | 申請日: | 2016-02-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5353751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6-29 |
| 發明(設計)人: | 張明;王立文;王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北京縱橫機電技術開發公司;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機車車輛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G05B19/418 | 分類號: | G05B19/418;B61L2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王濤 |
| 地址: | 100081***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列車 網絡 系統 | ||
1.一種列車網絡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列車網絡系統包括:機柜,設置于所述機柜中的中央控制單元、高壓控制單元、輸入輸出模塊、無線傳輸裝置、以太網網關以及人機交互接口;其中,所述中央控制單元與所述高壓控制單元、輸入輸出模塊、人機交互接口、無線傳輸裝置及以太網網關通過MVB總線分別連接;
所述中央控制單元,用于從列車MVB網絡采集列車運行參數,并輸出列車運行控制指令;
所述高壓控制單元,用于采集列車高壓系統運行參數,并輸出高壓系統運行控制指令;
所述輸入輸出模塊,用于將列車各子系統輸出的數字量輸入信號發送給所述中央控制單元,并將所述列車運行控制指令發送給對應的列車子系統;
所述人機交互接口通過列車MVB網絡接收所述中央控制單元及列車各子系統發來的消息,顯示列車各子系統的運行狀態;
所述無線傳輸裝置,用于接收列車MVB網絡中的數據以及所述人機交互接口上顯示的事件和/或故障,并通過GSM方式將其接收到的所述數據、所述事件和/或故障實時傳輸至地面;
所述以太網網關分別與列車MVB網絡、列車以太網連接,用于將列車MVB網絡中的MVB數據轉發到列車以太網設備,和/或將列車以太網設備中的以太網數據轉發到列車MVB網絡。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列車網絡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控制單元包括:第一CPU板卡、網關、第一輸入輸出管理板卡、第一MVB板卡、第一數字量輸入輸出板卡及第一電源板卡;其中,
所述第一輸入輸出管理板卡通過系統總線與所述第一CPU板卡、第一MVB板卡分別連接,所述第一輸入輸出管理板卡通過單一信號線及系統總線與所述第一數字量輸入輸出板卡連接,所述第一輸入輸出管理板卡還通過單一信號線與所述網關連接;
所述第一電源板卡與所述第一CPU板卡、網關、第一輸入輸出管理板卡、第一MVB板卡及第一數字量輸入輸出板卡分別連接,用于為所述第一CPU板卡、網關、第一輸入輸出管理板卡、第一MVB板卡及第一數字量輸入輸出板卡供電。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列車網絡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控制單元還包括第一ETH/MVB總線接口、第一車輛接口及WTB/MVB/ETH總線接口;其中,
所述第一CPU板卡通過以太網總線與所述第一ETH/MVB總線接口連接;
所述第一MVB板卡通過車輛總線與所述第一ETH/MVB總線接口連接;
所述第一數字量輸入輸出板卡通過單一信號線與所述第一車輛接口連接;
所述網關通過列車總線、車輛總線及以太網總線分別與所述WTB/MVB/ETH總線接口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列車網絡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電源板卡的數量為2個。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列車網絡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壓控制單元包括:第二CPU板卡、第二輸入輸出管理板卡、第二MVB板卡、數字量/模擬量輸入輸出板卡及第二電源板卡;其中,
所述第二輸入輸出管理板卡通過系統總線與所述第二CPU板卡、第二MVB板卡分別連接,所述第二輸入輸出管理板卡還通過單一信號線及系統總線與所述數字量/模擬量輸入輸出板卡分別連接;
所述第二電源板卡與所述第二CPU板卡、第二輸入輸出管理板卡、第二MVB板卡及數字量/模擬量輸入輸出板卡分別連接,用于為所述第二CPU板卡、第二輸入輸出管理板卡、第二MVB板卡及數字量/模擬量輸入輸出板卡供電。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列車網絡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壓控制單元還包括:第二ETH/MVB總線接口及第二車輛接口;
所述第二CPU板卡通過以太網總線與所述第二ETH/MVB總線接口連接;
所述第二MVB板卡通過車輛總線與所述第二ETH/MVB總線接口連接;
所述數字量/模擬量輸入輸出板卡通過單一信號線與所述第二車輛接口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5或6所述的列車網絡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電源板卡的數量為2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北京縱橫機電技術開發公司;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機車車輛研究所,未經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北京縱橫機電技術開發公司;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機車車輛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0147869.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