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可縮性凹型鋼鋼架接頭構件及凹型鋼鋼架有效
| 申請號: | 201620142900.4 | 申請日: | 2016-02-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5387947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7-20 |
| 發明(設計)人: | 許崇幫 | 申請(專利權)人: | 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E21D11/22 | 分類號: | E21D11/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張海英;林波 |
| 地址: | 100082***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可縮性凹 型鋼 鋼架 接頭 構件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凹型鋼鋼架技術領域,尤其涉及可縮性凹型鋼鋼架接頭構 件及包括該可縮性凹型鋼鋼架接頭構件的凹型鋼鋼架。
背景技術
在隧道施工中,若隧道埋深大或圍巖軟弱、膨脹時易產生圍巖大變形現象, 常導致襯砌結構失穩或侵限,常規支護技術手段難以保障隧道結構安全,工程 實踐中傾向于采用可縮性鋼架進行支護,利用鋼架的可縮性有計劃地釋放部分 荷載以降低結構負載。對可縮性鋼架而言,其設計與施工的難點便是鋼架的接 頭搭接部位,其接頭搭接部位設計的優劣直接影響襯砌結構的支護效果。
目前,對采用U型鋼、槽鋼等凹型鋼制作的可縮性鋼架,通常采用卡纜式 箍具使相互搭接的鋼架產生摩擦力,以此控制鋼架的可縮性,該方法實施效果 完全取決于卡纜式箍具的力度,鋼架搭接部位的箍具一旦失效連接部位則將瞬 間產生較大位移、鋼架失去承載能力。因此,該種可縮性鋼架控制條件單一、 安全風險大。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一個目的在于提出一種有效避免了因箍具失效導致連接部位 瞬間產生較大位移問題的可縮性凹型鋼鋼架接頭構件。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目的在于提出一種具有較高的安全性、穩定性及可靠 性的凹型鋼鋼架。
為達此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凹型鋼接頭構件,包括互相搭接的內凹型鋼和外凹型鋼,所述接頭構 件包括主體梁、設置在主體梁一側的外側堵頭和設置在主體梁另一側的內側堵 頭,所述外側堵頭和內側堵頭之間預留有搭接區域,所述內凹型鋼穿設在所述 外側堵頭內并伸入搭接區域,所述外凹型鋼包覆所述內側堵頭并伸入搭接區域, 所述內凹型鋼和外凹型鋼在搭接區域內通過鎖緊件固結。
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所述接頭構件還包括內支撐和外支撐,所述內支撐 固定連接在內側堵頭靠近外側堵頭的一側,所述外支撐固定連接在所述外側堵 頭靠近內側堵頭的一側,所述內凹型鋼伸入搭接區域的一端抵靠在內支撐上, 所述外凹型鋼伸入搭接區域的一端抵靠在外支撐上。
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所述內支撐和所述外支撐為沿主體梁長度方向上可 伸縮的彈性體,所述內支撐和外支撐結構尺寸和壓縮性能相同,接頭構件的可 縮長度為內支撐或外支撐的可壓縮長度。
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所述內凹型鋼和外凹型鋼在搭接區域內通過至少一 個卡箍固結,在所述內側堵頭和外側堵頭處設置用于固定外凹型鋼和內凹型鋼 的卡箍。
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所述外側堵頭和所述外支撐設置上均設有凹槽,所 述凹槽底部外形結構與內凹型鋼的外圍形狀相同。
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所述內側堵頭的外圍形狀與外凹型鋼的內圍形狀相 同,所述內側堵頭和內支撐的外徑尺寸不大于所述外凹型鋼的內徑尺寸。進一 步的技術方案是,所述主體梁平行設置有兩個,兩個所述主體梁設置在外側堵 頭和內側堵頭寬度方向上的兩側。
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所述主體梁與所述內側堵頭、所述外側堵頭、內支 撐和外支撐為一體成型結構。
一種凹型鋼鋼架,包括至少一組搭接的凹型鋼,所述凹型鋼之間通過如上 述所述的凹型鋼接頭構件搭接連接。
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所述凹型鋼為U型鋼或槽鋼。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
本實用新型凹型鋼接頭構件的相互搭接的內凹型鋼和外凹型鋼可分別通過 內側堵頭和外側堵頭進行限位,利用內支撐和外支撐的壓縮提供變形空間和回 彈力,有效避免了因緊固件失效導致內凹型鋼和外凹型鋼瞬間產生較大位移的 問題,搭接部位可以實現承載力與位移的聯合控制,支護效果好。
本實用新型凹型鋼鋼架具有較高的可靠性、穩定性和安全性。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優選實施例1提供的可縮性凹型鋼鋼架接頭構件的主視 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優選實施例1提供的可縮性凹型鋼鋼架接頭構件的側視 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優選實施例1提供的可縮性凹型鋼鋼架接頭構件的俯視 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優選實施例1提供的可縮性凹型鋼鋼架接頭構件的搭接 示意圖;
圖5是圖4中外側堵頭處的截面示意圖;
圖6是圖4中內側堵頭處的截面示意圖。
圖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所,未經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0142900.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