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建筑外墻保暖檢測裝置有效
申請號: | 201620139070.X | 申請日: | 2016-02-24 |
公開(公告)號: | CN205384239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7-13 |
發明(設計)人: | 沈榮靜 | 申請(專利權)人: | 沈榮靜 |
主分類號: | G01N25/20 | 分類號: | G01N25/20;G01N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華仲龍騰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548 | 代理人: | 李靜 |
地址: | 250100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建筑 外墻 保暖 檢測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檢測裝置,具體是一種建筑外墻保暖檢測裝置。
背景技術
外墻保溫多種多樣,傳統外墻保溫,是由聚合物砂漿、玻璃纖維網格布、阻燃型模塑聚苯乙烯泡沫板或擠塑板等材料復合而成,現場粘結施工。新型保溫裝飾一體化板是通過流水線生產,集保溫、防水、飾面等功能于一體,是滿足當前房屋建筑節能需求,提高工業與民用建筑外墻保溫水平的優選材料,也是對既有建筑節能改造的首選材料。建筑采取外保溫進行改造施工時,可減少對住戶的干擾。在裝修中,內保溫層容易遭到破壞,外保溫可以避免裝修對保溫層的破壞。由于保溫層置于建筑物圍護結構外側,外墻保溫板溫材料對主體結構有保護作用,室外氣候條件引起墻體內部較大的溫度變化,發生在外保溫層內,緩沖了因溫度變動導致結構變型產生的應力,避免內部的主體結構產生大的溫度變化,有效提高了主體結構的耐久性,建筑物壽命延長。同時其保溫、隔熱效果優于內保溫,外保溫可以降低建筑造價,增加房屋使用面積,取得較高的經濟效益。采用外墻保溫板有利于消除或減弱內外墻交接處、外墻圈梁、構造柱、框架梁及頂層女兒墻與屋面板交界處周邊所產生熱橋的影響。主體結構在室內一側,由于蓄熱能力較強,對房間熱穩定性有利,可避免室溫出現較大溫差,使墻體潮濕情況得到改善。外墻保暖建筑后或建筑一段距離后需要對其檢測合格性,避免其難以達到要求。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建筑外墻保暖檢測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建筑外墻保暖檢測裝置,包括移動車、控制面板、支撐柱、水平伸縮桿、攝像頭、電動升降桿、吸氣裝置、高功率發熱裝置、外壁溫度傳感器、垂重物、內壁溫度傳感器和吸盤,所述的移動車底面設有導輪,移動車一側設有推手,移動車安裝計時器,移動車上設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內設有數據處理模塊,移動車上設有支撐柱,支撐柱頂端還設有水平伸縮桿,水平伸縮桿上設有標尺,水平伸縮桿下表面設有攝像頭和牽引繩,牽引繩另一端與垂重物固定連接,攝像頭通過導線與控制面板電連接,水平伸縮桿一端設有電動升降桿,電動升降桿內壁設有吸氣裝置,電動升降桿底端設有高功率發熱裝置,外壁溫度傳感器和內壁溫度傳感器底面都設有吸盤,內壁溫度傳感器和外壁溫度傳感器與控制面板電連接。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的導輪上設有手剎。
作為本實用新型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的支撐柱為伸縮式結構。
作為本實用新型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的高功率發熱裝置與電動升降桿底端可拆卸連接。
作為本實用新型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的內壁溫度傳感器和外壁溫度傳感器設有多個,內壁溫度傳感器和外壁溫度傳感器分別通過吸盤均勻吸附在墻面的內外側。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導輪方便裝置移動省時省力,推手方便推動裝置,計時器記錄并控制時間,調節支撐柱和水平伸縮桿,使水平伸縮桿通過窗戶或其他地方穿過墻面,保證攝像頭和牽引繩貼近墻面外壁,通過高功率發熱裝置模擬高熱量的照射,通過內壁溫度傳感器和外壁溫度傳感器分別測試墻面內外的溫度差,記錄多組數據傳輸到控制面板中進行分析,檢測其保溫阻熱效果,同時通過垂重物垂直拉伸的牽引繩和攝像頭觀察并記錄其在高溫情況下是否發生形變,標尺測量形變量,吸氣裝置收集高溫下外墻面散發的氣體,檢查其中是否有有害氣體的散發,也可將高功率發熱裝置放在墻內來測試溫度差的變化,測試其保溫效果,操作簡單方便,利于推廣。
附圖說明
圖1為一種建筑外墻保暖檢測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導輪,2、推手,3、移動車,4、計時器,5、控制面板,6、支撐柱,7、水平伸縮桿,8、標尺,9、攝像頭,10、電動升降桿,11、吸氣裝置,12、高功率發熱裝置,13、外壁溫度傳感器,14、牽引繩,15、垂重物,16、內壁溫度傳感器,17、吸盤。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專利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詳細地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沈榮靜,未經沈榮靜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0139070.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金屬無損檢測用自動給水耦合裝置
- 下一篇:線纜護套缺陷智能處理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