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電池模組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620138376.3 | 申請日: | 2016-02-2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5376610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7-06 |
| 發(fā)明(設計)人: | 馬林;楊全 | 申請(專利權)人: | 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M2/10 | 分類號: | H01M2/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匯思誠業(yè)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444 | 代理人: | 王剛;龔敏 |
| 地址: | 352100 福建***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池 模組 | ||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儲能器件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電池模組。
背景技術
目前,由于動力電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高、循環(huán)使用次數(shù)多、存儲時間長等優(yōu)點,在移動電話、數(shù)碼攝像機和手提電腦等便攜式電子設備上得到了廣泛使用,并且在電動汽車、電動自行車等電動交通工具及儲能設施等大中型電動設備方面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成為解決能源危機和環(huán)境污染等全球性問題的關鍵。
相關技術中,動力電池在使用過程中,隨使用時間的延長,電芯的膨脹不斷增加,使電池模組內部的膨脹力不斷增大,最終導致外殼因膨脹力過大的開裂,或電芯因擠壓力過大而破壞。
實用新型內容
本申請?zhí)峁┝艘环N電池模組,能夠避免電芯以及外殼因膨脹力而損壞。
本申請所提供的電池模組,包括外殼、吸能層以及絕緣層,
所述絕緣層鋪設在所述外殼的內部,所述吸能層設置在所述外殼與所述絕緣層之間。
優(yōu)選地,所述吸能層對稱設置在所述外殼相對的兩側側壁。
優(yōu)選地,所述吸能層圍繞所述絕緣層設置。
優(yōu)選地,所述吸能層的厚度≤20mm。
優(yōu)選地,所述吸能層為硬質泡沫、蜂窩夾層、波紋夾層板中的一種或幾種。
優(yōu)選地,所述絕緣層的厚度≤5mm。
優(yōu)選地,所述絕緣層為樹脂板、薄膜、橡膠墊、陶瓷板中的一種或幾種。
優(yōu)選地,所述外殼的厚度≤20mm。
優(yōu)選地,所述外殼為金屬、塑料、復合材料中的一種或幾種。
優(yōu)選地,所述外殼、所述吸能層以及所述絕緣層通過膠粘、鑲嵌、卡扣、螺栓、焊接中的一種或幾種相連接。
本申請?zhí)峁┑募夹g方案可以達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請所提供的電池模組通過在絕緣層以及外殼之間設置吸能層,能夠有效吸收電芯膨脹產生的形變應力,從而避免電芯與外殼直接作用而導致電芯或外殼損壞。
應當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細節(jié)描述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請。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申請實施例所提供的電池模組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
10-外殼;
20-吸能層;
30-絕緣層;
40-電芯。
此處的附圖被并入說明書中并構成本說明書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請的實施例,并與說明書一起用于解釋本申請的原理。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的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申請做進一步的詳細描述。文中所述“前”、“后”、“左”、“右”、“上”、“下”均以附圖中的電池模組的放置狀態(tài)為參照。
如圖1所示,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電池模組,包括外殼10、吸能層20以及絕緣層30。其中,外殼10是盛放電芯40的主要結構,一般呈箱體狀,內部形成容納電芯40的空間。電芯40整齊排布在外殼10的內部。絕緣層30可以保證電芯40在裝配、使用過程中不會與外層結構發(fā)生短路。吸能層20則處于外殼10與絕緣層30之間,可以滿足在電池模組裝配預緊力下基本上沒有變形,在電池模組使用過程中可以通過自身形變來吸收來自電芯40的膨脹擠壓力,因此能夠有效避免因膨脹而引起的外殼10或電芯40的損壞。
此外,吸能層20還可用于吸收來自外殼10外側的擠壓力,因此也能夠很好的避免電芯40因外部碰撞而發(fā)生破壞。
由于電芯40在膨脹時一般在垂直于主平面的方向上形變較大,而其它方向上的形變量均較小,因此在本實施例中,吸能層20至少對稱設置在外殼10相對的兩側側壁。這樣,在排布電芯40時可以將電芯的主平面朝向這兩側側壁,便能夠起到較好的抗膨脹作用。但考慮到抵抗外殼10外部撞擊的情況,最好還是將吸能層20圍繞絕緣層30設置一周,使其填滿絕緣層30與外殼10之間的區(qū)域,以便能夠全方位的抵抗外部撞擊。
在本實施例中,吸能層20可以采用硬質泡沫、蜂窩夾層或波紋夾層板,在進行設置時可以只采用其中的一種,也可以同時采用幾種。吸能層20的厚度可以根據(jù)所選用的材質以及電池模組的工況確定,一般情況下吸能層20的厚度最好不要超過20mm,以免占用過多的空間,較佳的厚度范圍為5~10mm。同時,吸能層20的形變極限厚度不能太大,一般要保持在4mm以內,否則將可能無法吸收足夠的應力。優(yōu)選的形變極限厚度范圍為0.1~2m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0138376.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