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新能源汽車專用微型滅火裝置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620127392.2 | 申請日: | 2016-02-1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5339904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6-29 |
| 發(fā)明(設計)人: | 毛瑩;周曉蓉 | 申請(專利權)人: | 杭州華神消防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2C3/07 | 分類號: | A62C3/07 |
| 代理公司: | 杭州新源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34 | 代理人: | 丁海華 |
| 地址: | 310005 浙江省杭***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新能源 汽車 專用 微型 滅火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微型滅火裝置,涉及是一種新能源汽車專用微型滅火裝置,屬于消防滅火領域。
背景技術
新能源汽車是一種應用電能作為動力的汽車,由于其適應當代環(huán)保節(jié)能的潮流,其使用范圍越來越大。汽車在行駛過程中,需要的動力一般較大,尤其是以電池倉為動力源的新能源汽車,為了能夠保證汽車的正常行駛,需要電池倉長時間提供較大的電流以保證汽車的行駛。在現(xiàn)實生活中使用電池可知,當電池長時間輸出電能后,由于電池內(nèi)長時間的化學反應會使得電池體發(fā)熱。因此,對于使用電池倉提供能源的新能源汽車而言,由于電池倉的發(fā)熱特性,使得電池倉在使用過程中會具有較高的溫度,從而發(fā)生起火危險。熱氣溶膠滅火裝置因其體積小巧、成本低廉,被廣泛應用于小型配電所、汽車、家庭等空間狹小的場合,因此研發(fā)一款適用于新能源汽車狹小電池倉的滅火裝置,成為了業(yè)界亟待解決的課題。
實用新型內(nèi)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新能源汽車專用微型滅火裝置。本實用新型適用于新能源汽車狹小的電池倉,具有安裝方便、啟動快速、滅火效果好、成本較低的特點。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新能源汽車專用微型滅火裝置,包括矩形殼體,殼體內(nèi)設有由弧形卡塊圍成的一個以上藥劑腔,藥劑腔設有圓環(huán)柱狀藥柱,藥柱內(nèi)設有啟動藥劑包,啟動藥劑包內(nèi)設有線束接頭,線束接頭內(nèi)設有啟動線束;所述的殼體內(nèi)壁與藥劑腔之間的腔體內(nèi)設置有冷卻劑;在殼體的側面開設有氣體釋放口。
上述的新能源汽車專用微型滅火裝置中,所述的殼體的兩側設有固定肋板,固定肋板上設有安裝螺孔。
前述的新能源汽車專用微型滅火裝置中,在藥柱的外側設有3個弧形卡塊。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外觀為扁平狀矩形,可以插入狹小的新能源汽車的電池倉中,在殼體的內(nèi)部設有藥劑腔,藥劑腔內(nèi)設有圓環(huán)柱狀藥柱,藥柱內(nèi)設有啟動藥劑包,在啟動藥劑包得到信號引爆啟動后,藥柱反應向四周環(huán)狀噴射滅火氣體,氣體經(jīng)冷卻劑冷卻后,從氣體釋放口噴射而出,該結構的設計具有安裝方便、啟動快速、滅火效果好、成本較低的特點,大大地提高了滅火藥效果。本實用新型在藥柱的外側設有3個弧形卡塊,既能對藥柱進行固定,又不影響藥柱的氣體流通。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殼體的外觀立體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但不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實施例:新能源汽車專用微型滅火裝置,如附圖1和圖2所示,包括矩形殼體1,在藥柱4的外側設有3個弧形卡塊2,殼體1內(nèi)設有由弧形卡塊2圍成的一個以上藥劑腔3,藥劑腔3設有圓環(huán)柱狀藥柱4,藥柱4內(nèi)設有啟動藥劑包5,啟動藥劑包5內(nèi)設有線束接頭6,線束接頭6內(nèi)設有啟動線束7;所述的殼體1內(nèi)壁與藥劑腔3之間的腔體內(nèi)設置有冷卻劑8;在殼體1的側面開設有氣體釋放口9。所述的殼體1的兩側設有固定肋板10,固定肋板10上設有安裝螺孔11。本實用新型的外觀為扁平狀矩形,可以插入狹小的新能源汽車的電池倉中,在殼體的內(nèi)部設有藥劑腔,藥劑腔內(nèi)設有圓環(huán)柱狀藥柱,藥柱內(nèi)設有啟動藥劑包,在啟動藥劑包得到信號引爆啟動后,藥柱反應向四周環(huán)狀噴射滅火氣體,氣體經(jīng)冷卻劑冷卻后,從氣體釋放口噴射而出,該結構的設計具有安裝方便、啟動快速、滅火效果好、成本較低的特點,大大地提高了滅火藥效果。本實用新型在藥柱的外側設有3個弧形卡塊,既能對藥柱進行固定,又不影響藥柱的氣體流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杭州華神消防科技有限公司,未經(jīng)杭州華神消防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0127392.2/2.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