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對焦固定的紅外發射管有效
| 申請號: | 201620103083.1 | 申請日: | 2016-02-0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5372132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7-06 |
| 發明(設計)人: | 周學武;李忠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永旭光電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1K9/20 | 分類號: | F21K9/20;F21V9/00;F21V21/108;F21V17/12;F21V29/70;F21Y115/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億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肖平安 |
| 地址: | 518103 廣東省深圳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對焦 固定 紅外 發射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紅外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對焦固定的紅外發射管。
背景技術
紅外發射管(紅外線燈管)可廣泛用于紅外攝像機、音頻輸出等紅外引用產品中,其里面晶片功率大小通常決定發射距離,但紅外監控攝像機效果又與紅外燈的角度,燈組多少,機板,鏡頭等有關。紅外攝像機設計距離較近就用角度較大的IR發射管,并且還要跟鏡頭視角相配合;20米以上的必須用臺灣正型12mil以上晶片,日本的也行。由于市場無序競爭,廠家標榜的照射距離和實際可視距離概念不清,大部分小的紅外攝像機生產商為了降低生產成本大量采用國產及臺灣10mil、8mil晶片,甚至散型晶圓封裝的(包括封裝廠IR發射管不良品)做正型紅外燈來裝配攝像機。建議打長距離的用戶還是用正型晶片封裝的IR發射管,相對衰減慢、夜視清晰。然而,紅外發射管在高度調節對焦相對較高。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設計合理、使用方便的一種對焦固定的紅外發射管,它采用帶有支桿與支撐座的支撐管,能夠調節放射管柱的中心位置,采用螺紋結構的支桿,起到固定作用,兩者結合達到對焦固定的作用,且它具有使用方便,操作簡單,結構簡單,實用性強,成本低廉等特點。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對焦固定的紅外發射管,包括放射管柱和管道,所述管道設置在發射管柱中,所述管道后端設置有驅動裝置,所述管道頂端設置有LED燈珠,所述LED燈珠前端設置有濾波片,所述管道下端設置有支撐管,所述支撐管內設置有支撐桿,所述支撐桿與支撐管之間設置有螺紋,所述支撐桿下端設置有支撐座。
所述驅動裝置周邊設置有散熱塊,散熱塊的設置將驅動裝置完全包過,能夠利用散熱塊快速帶走熱量。
所述管道兩側設置有散射層,散射層的設置能夠保證光線沿著管道,同時也能保證紅外射線的穩定直束效果。
采用上述結構后,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為:本實用新型它采用帶有支桿與支撐座的支撐管,能夠調節放射管柱的中心位置,采用螺紋結構的支桿,起到固定作用,兩者結合達到對焦固定的作用;采用濾波片的設置能夠將帶有驅動裝置的LED燈珠形成的管線進行過濾,達到紅外射線的目的,驅動裝置的設置能夠提供給穩定的光源;且它具有使用方便,操作簡單,結構簡單,實用性強,成本低廉等特點。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
1、發射管柱;2、管道;3、LED燈珠;4、驅動裝置;5、濾波片;6、支撐管;7、支桿;8、支撐座;9、螺紋;10、散熱塊;11、散射層。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對焦固定的紅外發射管,包括放射管柱1和管道2,所述管道2設置在發射管柱1中,所述管道2后端設置有驅動裝置4,所述管道2頂端設置有LED燈珠3,所述LED燈珠3前端設置有濾波片5,所述管道2下端設置有支撐管6,所述支撐管6內設置有支撐桿7,所述支撐桿7與支撐管6之間設置有螺紋9,所述支撐桿7下端設置有支撐座8。
所述驅動裝置4周邊設置有散熱塊10,散熱塊的設置將驅動裝置完全包過,能夠利用散熱塊快速帶走熱量。
所述管道2兩側設置有散射層11,散射層的設置能夠保證光線沿著管道,同時也能保證紅外射線的穩定直束效果。
本實用新型它采用帶有支桿與支撐座的支撐管,能夠調節放射管柱的中心位置,采用螺紋結構的支桿,起到固定作用,兩者結合達到對焦固定的作用;采用濾波片的設置能夠將帶有驅動裝置的LED燈珠形成的管線進行過濾,達到紅外射線的目的,驅動裝置的設置能夠提供給穩定的光源;且它具有使用方便,操作簡單,結構簡單,實用性強,成本低廉等特點。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方式,故凡依本實用新型專利申請范圍所述的構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變化或修飾,均包括于本實用新型專利申請范圍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永旭光電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永旭光電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010308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