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稀土氧化物輥道窯回轉輸送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620102814.0 | 申請日: | 2016-02-0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5352049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6-29 |
| 發明(設計)人: | 魯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包頭市華星稀土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7B9/14 | 分類號: | F27B9/1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014030 內蒙古自治區包頭*** | 國省代碼: | 內蒙古;1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稀土 氧化物 輥道窯 回轉 輸送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輸送系統,尤其涉及一種稀土氧化物輥道窯回轉輸送系統。
背景技術:
在稀土氧化物的生產過程中,需要將原料通過加熱的方式進行一系列物理及化學反應,得到干燥的粉狀固體。生產稀土氧化物的原料一般為干燥的碳酸稀土粉料,一般采用輥道窯(如天然氣輥道窯、電加熱輥道窯和微波加熱輥道窯等)進行加熱作業。
目前在稀土氧化物的生產過程中,為了提高生產效率,提高稀土原料的處理能力,一般將盛有稀土原料的坩堝兩兩碼垛在回車線上,然后進爐焙燒。但是,在稀土氧化物的生產過程中一般采用人工加料方式加料,首先將稀土原料定量盛入耐火坩堝,而后對原料進行扒平和打孔作業,再將耐火坩堝碼垛置于回車線上方的托板上。人工加料方式存在著加料量難以控制、漏料嚴重以及工人勞動條件差等問題,嚴重影響著產品的質量、產量以及工人的人生安全。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稀土氧化物輥道窯回轉輸送系統,實現稀土原料的自動加料和耐火坩堝的自動碼垛和拆垛。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由如下技術方案實施,一種稀土氧化物輥道窯回轉輸送系統,包括與出窯機連接的第一橫向運輸帶、與進窯機連接的第二橫向運輸帶、兩端分別與第一橫向運輸帶和第二橫向運輸帶連接的回車線,所述回車線包括線性回車線和回轉回車線,所述回轉回車線設于所述線性回車線中段的一側,所述回轉回車線的上料端和卸料端均與所述線性回車線的一側連接;在所述回轉回車線上料端的一側設有拆垛機械臂,在所述回轉回車線卸料端的一側設有碼垛機械臂。
進一步的,在所述線性回車線的中段和所述回轉回車線上均設有自動上料單元。
進一步的,所述自動上料單元包括設于所述線性回車線和所述回轉回車線上方的機殼,所述機殼頂部設有收塵裝置;所述機殼側部設有進料口,所述進料口內貫穿設有輸送皮帶;所述機殼內部設有加料裝置、物料扒平裝置和打孔裝置;所述加料裝置包括固定安裝于所述機殼內的料斗,所述輸送皮帶的卸料端設于所述料斗的上方;在所述料斗的出料口上安裝有電動蝶閥,通過所述電動蝶閥的定時開閉來控制物料的加入量;所述物料扒平裝置包括豎直固定設于所述機殼內的扒料氣缸和扒料電機;所述扒料氣缸的扒料氣缸推桿底端同軸固定設有扒料轉軸,所述扒料轉軸與所述扒料電機傳動連接,所述扒料轉軸的底端水平固定設有扒料板;所述打孔裝置包括豎直固定設于所述機殼內的打孔氣缸,所述打孔氣缸的打孔氣缸推桿底端水平固定設有壓板,所述壓板的下端固定設有向下伸出的打孔抓;所述壓板外沿的下方還水平設有環管,所述環管上均勻設有氣孔,所述環管與所述收塵裝置通過物料回收管貫通連接,用于回收托板上的漏料。
所述線性回車線上碼垛的空的所述耐火坩堝經過所述拆垛機械臂時,所述拆垛機械臂將上層的所述耐火坩堝取下并置于所述回轉回車線上,所述線性回車線和所述回轉回車線上的所述耐火坩堝經所述自動上料單元上料后,所述回轉回車線上的所述耐火坩堝經所述碼垛機械臂碼到所述線性回車線上的所述耐火坩堝上。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本實用新型一種稀土氧化物輥道窯回轉輸送系統采用自動上料單元進行上料,采用機械臂進行自動碼垛和拆垛,實現了上料、碼垛和拆垛的機械自動化、智能化控制,減少了人工參與,提高了生產效率,改善了工人勞動環境,有效減少了安全隱患。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稀土氧化物輥道窯回轉輸送系統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稀土氧化物輥道窯回轉輸送系統的自動上料單元示意圖。
圖中:第一橫向運輸帶1,第二橫向運輸帶2,線性回車線3,回轉回車線4,拆垛機械臂5,碼垛機械臂6,自動上料單元7,機殼7-1,收塵裝置7-2,進料口7-3,輸送皮帶7-4,加料裝置7-5,料斗7-51,電動蝶閥7-52,物料扒平裝置7-6,扒料氣缸7-61,扒料電機7-62,扒料氣缸推桿7-63,扒料轉軸7-64,扒料板7-65,打孔裝置7-7,打孔氣缸7-71,打孔氣缸推桿7-72,打孔爪7-73,壓板7-74,環管7-75,物料回收管7-76,耐火坩堝8,托板9。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一種稀土氧化物輥道窯回轉輸送系統,包括第一橫向運輸帶1、第二橫向運輸帶2、兩端分別與第一橫向運輸帶1和第二橫向運輸帶2連接的線性回車線3,以及設于線性回車線3中段一側的回轉回車線4,在回轉回車線4上料端的一側設有拆垛機械臂5,在回轉回車線4卸料端的一側設有碼垛機械臂6;在線性回車線3的中段和回轉回車線4上均設有自動上料單元7。
自動上料單元7包括設于線性回車線3和回轉回車線4上方的機殼7-1,機殼7-1頂部設有收塵裝置7-2;機殼7-1側部設有進料口7-3,進料口7-3內貫穿設有輸送皮帶7-4;機殼7-1內部設有加料裝置7-5、物料扒平裝置7-6和打孔裝置7-7;加料裝置7-6包括固定安裝于機殼7-1內的料斗7-51,輸送皮帶7-4的卸料端設于料斗7-51的上方;在料斗7-51的出料口上安裝有電動蝶閥7-52,通過電動蝶閥7-52的定時開閉來控制物料的加入量;物料扒平裝置7-6包括豎直固定設于機殼7-1內的扒料氣缸7-61和扒料電機7-62;扒料氣缸7-61的扒料氣缸推桿7-63底端同軸固定設有扒料轉軸7-64,扒料轉軸7-64與扒料電機7-62傳動連接,扒料轉軸7-64的底端水平固定設有扒料板7-65;打孔裝置7-7包括豎直固定設于機殼7-1內的打孔氣缸7-71,打孔氣缸7-71的打孔氣缸推桿7-72底端水平固定設有帶打孔爪7-73的壓板7-74;壓板7-74的外沿下方還水平設有內徑大于耐火坩堝8外徑的環管7-75,環管7-75上均勻設有氣孔環管7-75與收塵裝置7-2通過物料回收管7-76貫通連接,用于回收托板9上的漏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包頭市華星稀土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包頭市華星稀土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010281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隧道爐
- 下一篇:熔鉛轉爐坩堝轉運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