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水體在線監測及自動控制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620102033.1 | 申請日: | 2016-02-0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5334185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6-22 |
| 發明(設計)人: | 吳云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吳云輝 |
| 主分類號: | G05B19/048 | 分類號: | G05B19/04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61012 福建省廈***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水體 在線 監測 自動控制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水體在線監測及自動控制系統。
背景技術
在水產品運輸過程中,水產品養殖環境監測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需 要實時對養殖水體的溫度、溶解氧含量等重要參數進行監控,才能保證養殖 水體的環境參數處于適合水產品生長的狀態,以維持其生理活性實現長時間 或遠距離的貯運。在流通運輸的過程中,一般采用人工測量的方式,重復對 運輸的水產品的養殖水體的環境參數進行測量,不僅消耗人力及成本,而且 不利于技術專家和養殖管理人員實時查看養殖環境和提供技術指導,導致經 常出現養殖環境缺氧、高溫的情況,使大量水產品在運輸過程中死亡,造成 極大損失,不利于企業的經濟效益。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為解決上述問題,提供了水體在線監測及自動控制系統,其 通過對水產品運輸過程中的水體進行實時在線監控,提高了運輸過程中水產 品的成活率,且無需人員值守,投入成本低,保障了企業經濟效益。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水體在線監測及自動控制系統,包括無線連接的控制器和遠程控制端, 所述控制器分別電連接溫度傳感器、冷熱供給裝置、溶解氧檢測裝置和供氧 裝置,溫度傳感器將檢測的水體溫度數據傳輸到控制器,控制器對接收到的 溫度數據進行分析并輸出控制信號啟動冷熱供給裝置,溶解氧檢測裝置將檢 測的溶解氧數據傳輸到控制器,控制器對接收到的溶解氧數據進行分析并輸 出控制信號啟動供氧裝置。
水體在線監測及自動控制系統還包括警報裝置,所述控制器與警報裝置 連接。
所述遠程控制端為手機或電腦。
所述遠程控制端上設有水溫參數及變化曲線圖模塊。
水體在線監測及自動控制系統還包括存儲裝置,所述控制器連接存儲裝 置。
水體在線監測及自動控制系統還包括水下攝像機,所述控制器連接水下 攝像機。
水體在線監測及自動控制系統還包括停電停氣報警裝置,所述控制器連 接停電停氣報警裝置。
水體在線監測及自動控制系統還包括溫度上限調節模塊和溫度下限調節 模塊,所述控制器分別連接溫度上限調節模塊和溫度下限調節模塊。
所述供氧裝置為納米陶瓷爆氣板。
所述冷熱供給裝置的功率為3HP。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的水體在線監測及自動控制系統,對水產品生長環境的水體 參數進行實時采集,通過控制器進行相應的調控,保證養殖水體的環境參數 處于適合水產品生長的狀態,以維持其生理活性實現長時間或遠距離的貯運, 提高水產品的成活率,且通過無線網絡通訊達到實時監控的目的,不僅方便 管理人員進行監控及技術指導,而且無需人員值守,節省了成本的投入,保 障了企業的經濟效益。
附圖說明
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實用新 型的一部分,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 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
1-遠程控制端;2-控制器;3-溫度傳感器;4-冷熱供給裝置;5-溶解氧檢測 裝置;6-供氧裝置;7-存儲裝置;8-警報裝置;9-停電停氣報警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技術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 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 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 實用新型。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水體在線監測及自動控制系統,包括無線連 接的控制器2和遠程控制端1,所述控制器2分別電連接溫度傳感器3、冷熱 供給裝置4、溶解氧檢測裝置5和供氧裝置6,溫度傳感器3將檢測的水體溫 度數據傳輸到控制器2,控制器2對接收到的溫度數據進行分析并輸出控制 信號啟動冷熱供給裝置4,溶解氧檢測裝置5將檢測的溶解氧數據傳輸到控 制器2,控制器2對接收到的溶解氧數據進行分析并輸出控制信號啟動供氧 裝置6。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吳云輝,未經吳云輝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010203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