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深井氣壓傳動重物抓取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620100921.X | 申請日: | 2016-01-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5297431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6-08 |
| 發明(設計)人: | 唐小龍;紀艷華;廖敏言 | 申請(專利權)人: | 唐小龍;紀艷華;廖敏言 |
| 主分類號: | E21B31/18 | 分類號: | E21B31/1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36600 安徽省阜陽市***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深井 氣壓 傳動 重物 抓取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一種深井氣壓傳動重物抓取裝置,涉及一種深井救援時使用的, 能夠在井下抓取重物的裝置,屬于消防設備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利用氣壓傳動 作為動力,進行井下重物抓取的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深井掉人掉物事故時有發生,據統計全國每年發生此類事故萬余起, 由此造成巨大的生命財產損失,大多數的井口不超過一米,井下救援行動難以 展開。目前的井下救援工具主要是兩種:繩索牽引和支架救援裝置。使用繩索救 援,大多數被困人員無法自行使用繩索拴住自己進行自救,需救援人員下井進 行救援操作,救援過程中無著力點,幾乎懸空作業,難度非常大,救援工作極 其危險。救援工作準備時間很長,延誤救援的最佳時機,對被困人員的生命安 全造成巨大威脅,對于井口直徑只有幾十厘米的情況,救援人員無法進入,即 使能進入,活動空間也十分狹窄,活動受限,救援工作很難展開,另外,使用 單純的繩索拴套在被困人身上,在吊升過程中會勒傷被困人員,造成被困人員 極大的痛苦以及一定的身體傷害。此外,使用支架救援工具在井外操作救援工 作,雖然能提高消防救援人員救援工作的安全度,同時避免了被困人員勒傷情 況,但由于桿式救援支架體積大,質量重,不便于運輸,到達救援現場時,需 要一定的支架工具安裝時間,井下救援時間非常緊迫,大多數落井人員都已處 于受傷或者昏迷狀態,而且井下狹窄空間內空氣稀薄,氧氣濃度低,二氧化碳 濃度較高,有時還有其它有毒氣體會直接危害到人體健康。桿式救援支架是將 一定長度的桿伸入井下進行救援作業,工作救援深度受到限制,特別是對于井 口直徑較小的情況,桿式救援工具無法伸入井底從而無法實現救援工作,因此 桿式支架救援工作適用范圍較小,效果不佳。
發明內容
為了改善上述情況,本實用新型一種深井氣壓傳動重物抓取裝置提供了一 種利用氣壓傳動作為動力,進行井下重物抓取的裝置。能夠在不改變長距離重 物抓取的穩定性的情況下,進行井下重物的抓取工作,結構簡單,便于攜帶, 抓取穩定性好,能夠大大提高井下救援工作的效率。
本實用新型一種深井氣壓傳動重物抓取裝置是這樣實現的:本實用新型一 種深井氣壓傳動重物抓取裝置由氣動執行部分、移動裝置部分和重物抓取部分 組成。氣動執行部分由進氣口、彈簧、動力腔、主氣動活塞、缸筒、主傳動腔、 主推力桿、輔推力桿、輔傳動腔和輔氣動活塞組成。動力腔置于缸筒內,進氣 口置于缸筒上,且與動力腔相連通,主傳動腔置于缸筒一端,且和動力腔相連 通,輔傳動腔置于缸筒另一端,且和動力腔相連通,主氣動活塞和輔氣動活塞 分別置于動力腔內,且與缸筒內表面緊密接觸,彈簧一端與主氣動活塞連接, 另一端與輔氣動活塞連接。主氣動推桿置于主傳動腔內,且一端和主氣動活塞 連接,輔氣動推桿置于輔傳動腔內,且一端和輔氣動活塞連接,移動裝置部分 由吊耳和繩索組成,吊耳置于套筒上,繩索一端和吊耳連接。重物抓取部分由 主連接軸、主夾持桿、主傳動軸、主旋轉桿、主鉸接觸軸、主力臂桿、輔力臂 桿、輔鉸連接軸、輔旋轉桿、輔傳動軸、輔連接軸和輔夾持桿組成。主夾持桿 一端通過主連接軸和主氣動推桿另一端連接,主力臂桿置于缸筒上,主旋轉桿 一端通過主鉸連接軸與主力臂桿連接,另一端通過主傳動軸固定在主夾持桿中 部,輔夾持桿一端通過輔連接軸和輔氣動推桿另一端連接,輔力臂桿置于缸筒 上,輔旋轉桿一端通過輔鉸連接軸與輔力臂桿連接,另一端通過輔傳動軸固定 在輔夾持桿中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唐小龍;紀艷華;廖敏言,未經唐小龍;紀艷華;廖敏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0100921.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魚肉全自動制備裝置及其制備方法
- 下一篇:一種枳實風味荸薺鯧魚魚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