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包裝盒有效
| 申請號: | 201620100563.2 | 申請日: | 2016-02-0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5327736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6-22 |
| 發明(設計)人: | 李玉安;黃濰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玉安;黃濰 |
| 主分類號: | B65D43/16 | 分類號: | B65D43/16;B65D85/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輕創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楊立 |
| 地址: | 100000 北京***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包裝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包裝盒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包裝盒。
背景技術
目前,香煙包裝與其它種類商品的包裝在功能上的要求是一致的。但香 煙包裝有其獨有的特性,有別于其它種類商品的包裝。目前市面上的煙包(單 包煙包裝)大體上分為軟包和硬包,其中硬包又分為立式上開口、臥式側開 口。一般高檔香煙會選擇臥式側開口方式設計,但臥式側開口設計的包裝盒 一般只能從一側打開,不方便被包裝物(例如香煙等)的快速取拿。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包裝 盒。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包裝盒,包括:
盒體,所述盒體的一側面為敞口結構;
盒蓋,所述盒蓋的一側面適配扣合在所述盒體的敞口結構上;
連接部,所述連接部的一端與所述盒蓋扣合在所述盒體上的一側面邊沿 固定相連,其另一端與所述盒體敞口結構的邊沿相連;所述連接部用于使盒 蓋既能從盒體的一側打開,又能從盒體的另一側打開。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臥式側開口的盒體和盒 蓋,且通過連接部將盒體和盒蓋連接起來,使人們從盒體的兩側均能完全的 打開或關閉該包裝盒,方便包裝盒中被包裝物的快速取拿。
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實用新型還可以做如下改進。
進一步,所述盒體包括第一卡合邊和與之平行的第二卡合邊,所述盒蓋 包括第一扣合邊和與之平行的第二扣合邊;當所述盒蓋扣合在所述盒體的敞 口結構上時,所述第一卡合邊與所述第一扣合邊接觸連接,所述第二卡合邊 與所述第二扣合邊接觸連接;
所述連接部包括:
第一連接片,所述第一連接片布置在所述盒體敞口結構的一側,其一端 與所述第一卡合邊垂直相連,另一端與所述第二扣合邊垂直相連;
第二連接片,所述第二連接片布置在所述盒蓋上且與所述盒體適配扣合 的一側,其一端與所述第一扣合邊垂直相連,另一端與所述第二卡合邊垂直 相連。
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過設置第一連接片和第二連接 片,采用交錯連接的方式,將盒體和盒蓋相互扣合的一側面連接起來,可將 連接結構遮擋起來,避免裸露在包裝盒外部,影響美觀;且該連接結構的設 置也可將被包裝物卡接在盒體內,避免打開盒蓋時,被包裝物灑出。
進一步,所述第一連接片和第二連接片均呈長方形的片狀結構。
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過將第一連接片和第二連接片設 置呈長方形的片狀結構,節省空間,利于盒蓋和盒體的扣合。
進一步,所述第一連接片為兩個,兩個所述第一連接片分別布置在所述 盒體的敞口結構側的兩端。
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過設置兩個第一連接片且布置在 所述盒體敞口結構側的兩端,結構對稱且能夠將被包裝物充分卡在盒體內 部。
進一步,兩個所述第一連接片的外邊沿與所述盒體的邊沿平齊。
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過將第一連接片的外邊沿與盒體 的邊沿平齊,避免盒體邊沿與第一連接片存在較大的縫隙而使盒體中部空間 過小而不利于被包裝物的取拿。
進一步,所述第二連接片為兩個,兩個所述第二連接片分別布置在所述 盒蓋一側面的兩端,且位于兩個所述第一連接片之間。
進一步,所述第一連接片和第二連接片均采用彈性材質。
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一連接片和第二連接片采用彈性 材質,可有利于盒蓋與盒體緊密扣合。
進一步,所述第一連接片和第二連接片的材質為木質、纖維、塑料、橡 膠或金屬。
進一步,所述第一連接片和所述第二連接片的寬度均為1mm-10mm;所述 第一連接片和所述第二連接片的厚度均為0.5mm-1.5mm。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施例包裝盒的連接結構的主視圖;
圖2為本實施例包裝盒的連接結構的俯視圖。
附圖中,各標號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盒體;11、第一卡合邊;12、第二卡合邊;2、盒蓋;21、第一扣合 邊;22、第二扣合邊;3、連接部;31、第一連接片;32、第二連接片。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玉安;黃濰,未經李玉安;黃濰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0100563.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終端移動時安全能力協商的方法、系統及裝置
- 下一篇:具有不透明UE身份的信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