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球形四通視鏡有效
| 申請號: | 201620100497.9 | 申請日: | 2016-01-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5331693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6-22 |
| 發明(設計)人: | 葉文鑫 | 申請(專利權)人: | 溫州市永盛閥門機械廠 |
| 主分類號: | F16L55/00 | 分類號: | F16L55/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球形 四通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閥門視鏡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球形四通視鏡。
背景技術
視鏡廣泛應用于石油化工、醫藥、食品、深海探索等工業生產裝置的管道設備中,能隨時觀察管道中的液體、氣體、蒸汽、潤滑油等介質流動的情況,能起到監視生產避免生產過程中安全事故的發生,是管道設備裝置中不可缺少的輔件。
為解決長時間使用后便于視鏡的維護,出現了卡箍視鏡,例如在公告號為CN202884250的專利中公開了一種球形直通視鏡,采用卡箍將法蘭盤扣合固定,在法蘭盤與球體之間設置有透明片,此種固定時,雖然能快速實現對視鏡的更換,但同時卡箍固定于螺紋固定相比在密封性上欠缺,流體容易從縫隙中滲透出,造成泄漏現象,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具有拆裝便捷且密封性好的球形四通視鏡。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一種球形四通視鏡,包括球形視鏡座以及設置在球形視鏡座內的玻璃片,在球形視鏡座上抵接有端蓋,其中所述球形視鏡座的內側設置有第一錐形密封面,端蓋上設置有與第一錐形密封面相貼合的第二錐形密封面,所述端蓋通過卡箍與球形視鏡座壓緊固定。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卡箍將端蓋與球形視鏡座貼合壓緊,在端蓋向下向球形視鏡座的移動過程中第一錐形密封面與第二錐形密封面形成斜面密封,且卡箍擰的越緊端蓋與球形視鏡之間密封約強,在實現快速拆裝的同時達到良好的密封性。
作為優選地,所述球形視鏡座的上端面開設有環形限位槽,所述端蓋上設置有與環形限位槽相卡接的環形限位塊。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首先端蓋上的環形限位塊與球形視鏡座上的環形限位槽卡接起到導向定位作用,方便安裝;其次結合第一錐形密封面與第二錐形密封面形成迷宮式密封進一步提高整個視鏡的密封性。
作為優選地,所述環形限位塊為錐形限位塊,所述環形限位槽為與錐形限位塊相吻合的錐形限位槽。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同樣采用斜面擠壓密封的方式提高密封性。
作為優選地,所述端蓋的外緣上設置有與卡箍抵接的階梯面。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卡箍抵接在階梯面上夾緊,利用卡箍對階梯面產生的向下壓力使得端蓋具有向下的運動趨勢,通過錐形密封面使得端蓋與球形視鏡座密封性更高。
作為優選地,所述玻璃片與球形視鏡座之間有第一密封圈。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第一密封圈首先能減少玻璃片與球形視鏡座之間的擠壓磨損,其次提高兩者之間的密封性。
作為優選地,所述玻璃片與端蓋之間設置有第二密封圈。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第二密封圈首先能減少玻璃片與端蓋之間的擠壓磨損,其次提高兩者之間的密封性。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利用端蓋上的第一錐形密封面與球形視鏡座上的第二錐形密封面相抵接形成斜面擠壓式密封,并且結合錐形限位塊與錐形限位槽的斜面擠壓密封,在實現整個視鏡的快速拆裝同時具有良好的密封性,避免流進視鏡中液體滲透出來。
附圖說明
圖1為實施例一中的球形視鏡剖視圖;
圖2為圖1的A部放大圖;
圖3為實施例二中的球形視鏡剖視圖;
圖4為圖3的B部放大圖;
圖5為實施例三種的球形視鏡剖視圖;
圖6為圖5的C部放大圖。
圖中:1、球形視鏡座;11、第一錐形密封面;12a、環形限位槽;12b、第一錐形限位槽;12c、第二錐形限位槽;2、端蓋;21、第二錐形密封面;22、階梯面;23a、環形限位塊;23b、第一錐形限位塊;23c、第二錐形限位塊;3、卡箍;4、玻璃片;5、第一密封圈;6、第二密封圈;7、連接管。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實施例一
參見圖1與圖2,一種球形四通視鏡包括連接管7,連接管7與輸送液體的管道連接,在連接管7的徑向方向上設置有球形視鏡座1,球形視鏡座1內放置有透明的玻璃片4,在玻璃片4上端面通過端蓋2壓緊,在球形視鏡座1與端蓋2通過卡箍3卡緊固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溫州市永盛閥門機械廠,未經溫州市永盛閥門機械廠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0100497.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