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背帶式風箏手握輪有效
| 申請號: | 201620097947.3 | 申請日: | 2016-02-0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5340142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6-29 |
| 發明(設計)人: | 曾麗欽 | 申請(專利權)人: | 濰坊飛悅風箏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3H27/08 | 分類號: | A63H27/08 |
| 代理公司: | 濟南泉城專利商標事務所 37218 | 代理人: | 劉艷艷 |
| 地址: | 261000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背帶 風箏 手握輪 | ||
1.一種背帶式風箏手握輪,包括手握輪(3)以及設置有背帶(1.7)的支架(1);所述手握輪(3)包括輪盤(3.1)和設置于輪盤中間的手柄(3.2),輪盤(3.1)左側面上方設置有過線器(3.3)、輪盤(3.1)右側面設置有把手(3.4),過線器(3.3)的上方設置有與風箏線接觸滑動的滑輪(3.5);所述支架(1)為前后均向上彎起的龍身狀,其包括前彎部(1.1)、后彎部(1.2)以及連接前彎部與后彎部的龍身部(1.3),龍身部(1.3)的中心處設置有圓孔(1.4),前彎部(1.1)和后彎部(1.2)的端部分別橫穿有供左手握住的前橫把(1.5)和抵住腹部的后橫把(1.6),所述背帶(1.7)的一端固定于前彎部(1.1)、另一端固定于后橫把(1.6)上;其特征在于:支架(1)通過連接構件(2)與手握輪(3)固定連接;
所述連接構件(2)包括粗圓柱(2.1),粗圓柱(2.1)的左側端固定有細圓柱(2.2)、粗圓柱(2.1)的右側端固定有與粗圓柱相垂直的長形柄(2.3),細圓柱(2.2)的左側端設置有螺紋,長形柄(2.3)的上下兩端分別設置有上螺栓(2.4)和下螺栓(2.5);
所述手握輪(3)的手柄(3.2)上設置有上圓孔(3.6)和下圓孔(3.7);
所述細圓柱(2.2)帶螺紋的一端穿入圓孔(1.4)內并用螺帽鎖住以使得連接構件(2)與支架(1)固定連接且長形柄(2.3)的上端向前傾斜使得長形柄的上半部分與龍身部(1.3)之間的夾角小于90°;所述上螺栓(2.4)和下螺栓(2.5)分別穿入上圓孔(3.6)和下圓孔(3.7)內使得連接構件(2)與手握輪(3)固定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背帶式風箏手握輪,其特征在于:所述長形柄(2.3)的上半部分與龍身部(1.3)之間的夾角為30-70°。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背帶式風箏手握輪,其特征在于:所述圓孔(1.4)的上部設置有鍵槽(1.8),所述細圓柱(2.2)的頂部右側端設置有凹槽(2.6),凹槽(2.6)內嵌有平鍵(2.7)且平鍵凸出于細圓柱(2.2)的表面;所述細圓柱(2.2)帶螺紋的一端穿入圓孔(1.4)后且平鍵(2.7)凸出部分卡進鍵槽(1.8)并用螺帽鎖住以使得連接構件(2)相對于支架(1)不會轉動。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背帶式風箏手握輪,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彎部(1.1)的左側設置有前螺栓(1.9),后橫把(1.6)的右端設置有后螺栓(1.10),前螺栓(1.9)和后螺栓(1.10)內分別穿有前登山扣(1.11)和后登山扣(1.12),背帶(1.7)的前后兩端分別設置有前三角扣(1.13)和后三角扣(1.14),所述背帶(1.7)的前后兩端分別通過前三角扣(1.13)和后三角扣(1.14)與前登山扣(1.11)和后登山扣(1.12)相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背帶式風箏手握輪,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螺栓(2.4)和下螺栓(2.5)的右端分別螺紋連接有上蝴蝶螺母(2.8)和下蝴蝶螺母(2.9)。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濰坊飛悅風箏制造有限公司,未經濰坊飛悅風箏制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0097947.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遙控飛行器的上下外殼固定結構
- 下一篇:一種跳舞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