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礦山垂直救援救生艙內分離式救護床架有效
| 申請號: | 201620097406.0 | 申請日: | 2016-01-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5382954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7-13 |
| 發明(設計)人: | 崔忠省 | 申請(專利權)人: | 崔忠省 |
| 主分類號: | E21F11/00 | 分類號: | E21F11/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閔岳峰 |
| 地址: | 710016 陜西***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礦山 垂直 救援 救生 分離 救護 床架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礦難救援設備,具體涉及一種礦山垂直救援救生艙內分離式救護床架。
背景技術:
在礦山發生安全事故后,可能會出現部分人員不能正常升井,就必須及時確定井下人員的坐標位置,在地面同位置鉆進大孔徑鉆孔,建立救生通道,放入救生艙,將被困人員安全提升到地面,但原有救生艙沒有考慮受傷人員的具體救護措施及有效辦法。
目前各礦難救援救生艙生產廠家生產的救援救生艙只是考慮救援正常未受傷人員,均未考慮、設計用于救援受傷人員的固定裝置,但實際發生礦難后,人員都有不同程度的受傷,如:骨折、驚嚇、虛弱等?,F有救生艙救援提升過程中人員都是站立于救生艙中,當遇到受傷人員無法站立時,救援就無法進行,設備失效。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受傷人員礦難救援,避免被救人員發生二次傷害,提供了一種礦山垂直救援救生艙內分離式救護床架。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礦山垂直救援救生艙內分離式救護床架,包括自上而下依次平行設置的若干弧形板,若干弧形板的端部以及中部通過若干平行設置的主立柱連接成一體,且上下兩端的弧形板的端部均通過連接橫梁連接在一起,中部弧形板的內側還設置有安全帶。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改進在于,上端弧形板上設置有吊環。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改進在于,吊環通過交叉設置的第一連接桿和第二連接桿設置在上端弧形板上。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改進在于,弧形板的數量是五個,自上而下依次為第一至第五弧形板。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改進在于,主立柱的數量是四個,自弧形板的一個端部至另一個端部依次為第一第四主立柱。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改進在于,第一弧形板的端部通過第一連接橫梁連接在一起,第五弧形板的端部通過第二連接橫梁連接在一起。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改進在于,第二弧形板的內側設置有第一安全帶,第三弧形板的內側設置有第二安全帶,第四弧形板的內側設置有第三安全帶和第四安全帶。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改進在于,第一至第五弧形板的半徑均為260mm,且弧形板采用弧形鋼帶。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改進在于,主立柱采用方鋼制成。
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解決了受傷人員的礦難救援提升,遇到受傷人員,在井下將分離式救護床架從救生艙中脫離,將受傷人員用肩、腰、臀部位的安全帶固定于救護床架上,再將救護床架送入救生艙內,且優選用吊環將救護床架固定于救生艙內,實現受傷人員的礦難救援提升,并且有效防止受傷人員在礦難救援提升過程中的二次傷害。此外,本實用新型目前國內沒有研發、生產企業。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礦山垂直救援救生艙內分離式救護床架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吊環,2、第一弧形板,3、第一連接桿,4、第二連接桿,5、第二主立柱,6、第二弧形板,7、第三弧形板,8、第四弧形板,9、第五弧形板,10、第一主立柱,11、第二連接橫梁,12、第四主立柱,13、第一連接橫梁,14、第三主立柱,15、第四安全帶,16、第一安全帶,17、第二安全帶,18、第三安全帶。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出進一步的說明。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礦山垂直救援救生艙內分離式救護床架,包括自上而下依次平行設置的第一至第五弧形板4、6、7、8、9,第一至第五弧形板4、6、7、8、9的端部以及中部通過平行設置的第一第四主立柱10、5、14、12連接成一體,且第一弧形板4的端部通過第一連接橫梁13連接在一起,第五弧形板9的端部通過第二連接橫梁11連接在一起,此外,第二弧形板6的內側設置有第一安全帶16,第三弧形板7的內側設置有第二安全帶17,第四弧形板8的內側設置有第三安全帶18和第四安全帶15。為了便于起吊,上端弧形板上通過交叉設置的第一連接桿3和第二連接桿4設置有吊環1。
實施例:
該救護床架由4根方鋼平均分布在以半徑為260mm的半圓弧的四等分點上,組成救護床架的主立柱,主立柱外弧面軸向方向用5根弧形鋼帶連接(2根鋼帶分部于主立柱上、下兩段,1根鋼帶位于人體肩部位置,1根鋼帶位于人體腰部位置,1根鋼帶位于人體臀部位置),形成一個曲面,主立柱上下兩端最大直徑處用方管徑向連接,形成一個弧形槽型體?;⌒尾坌腕w高度2米,開口最大直徑520mm,方便受傷人員進入;槽型體一端端面4根立住兩兩用圓鋼交叉連接,在交叉點處焊接吊環,形成礦難救生艙內分離式救護床架;救護床架內在肩部、腰部、臀部弧形鋼帶上分別設有用于固定傷員各部位的安全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崔忠省,未經崔忠省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009740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