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樓宇智能照明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620093784.1 | 申請日: | 2016-01-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5378318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7-06 |
| 發明(設計)人: | 杜全能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紅葉裝飾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5B37/02 | 分類號: | H05B37/02 |
| 代理公司: | 無錫市匯誠永信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60 | 代理人: | 張歡勇 |
| 地址: | 215000 江蘇省蘇州市***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樓宇 智能 照明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智能照明設備應用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的樓宇智能照明系統。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的樓宇照明系統一般通過一條線路并聯連接整個樓宇的照明燈,通過程序控制照明燈打開和關閉,并做出其他相應的調整,然后,單純的控制照明燈的打開和關閉并不能實現更多的功能,比如對照明燈的亮度進行智能調節,以便更節能環保、節約資源,對出現故障的照明燈進行更精準的定位,以便維修人員的盡快維修。
在2014.09.03公告的、公告號為CN203814022U的中國實用新型專利中,公開了一種智能樓宇照明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中心計算機、手持終端、互聯網、以太網->CAN網關、USB->CAN轉換器、CAN總線、總線耦合器、控制主機、開關設備、電流檢測模塊;所述控制主機與電流檢測模塊、開關設備和總線耦合器相連接,通過電流檢測模塊采集工作回路的電流;所述總線耦合器與CAN總線相連接;所述控制中心計算機通過USB->CAN轉換器接入CAN總線與控制主機進行數據交互,或者所述以太網->CAN網關將CAN總線接入互聯網,通過手持終端或控制中心計算機與控制主機進行數據交互。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以計算機技術為基礎,結合嵌入式系統,通過控制器局域網和互聯網通信技術,實現樓宇照明智能化控制,可節約大量的人力、物力及電能浪費,而且,設備工作狀態隨手掌握,第一時間獲取故障信息,方便管理和排除故障,提高樓宇照明智能管理化水平。
該專利仍然沒有解決上述的兩個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為克服上述缺點,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樓宇智能照明系統,已達到使其對照明燈的亮度進行智能調節和對出現故障的照明燈進行更精準的定位的目的。
為了達到以上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樓宇智能照明系統,包括電源模塊和與所述電源模塊分別連接的控制中心、各線路上的照明燈,所述照明燈的一側安裝有控制所述照明燈的控制盒,所述控制盒與所述控制中心相連接,所述控制盒內包括有延時開關、亮度傳感器、亮度調節開關、遠程控制開關和報警裝置,所述延時開關設定延時時間為10-30秒,所述亮度傳感器與亮度調節開關相連接,并通過亮度調節開關調節照明燈的亮度;所述報警裝置設置有報警器和定位器。通過控制盒內亮度傳感器對周邊環境和照明燈的時時監控,并將數據反應至控制中心,控制中心進而通過亮度調節開關對照明燈進行亮度的調節,在夜晚其亮度較亮,至凌晨會慢慢較暗,白天則不亮,這樣就可以更加智能的對照明燈亮度的控制,可實現更節能環保、節約資源;報警裝置設置的定位器可有效的對出現故障的照明燈進行定位,并報至控制中心,使其更精準的進行對位,更便于維修人員的維護,本系統結構簡單、使用方便,且制作成本比較低廉。
進一步地,所述延時開關為聲控延時開關。聲控延時開關使用更加方便。
進一步地,所述控制中心包括控制單元和服務單元,所述控制盒內的延時開關、亮度傳感器和亮度調節開關分別與所述控制單元相連接,所述遠程控制開關和報警裝置分別與所述服務單元相連接。由控制單元和服務單元分開進行控制,使其控制更加合理,服務單元更多的起到人為控制的作用,使其在需要時可對照明燈遠程進行打開和關閉。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施例的結構框圖;
圖2為本實施例的框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進行詳細闡述,以使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從而對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做出更為清楚明確的界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紅葉裝飾工程有限公司,未經蘇州紅葉裝飾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009378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光纜廠著色機除靜電裝置
- 下一篇:一種隱藏式教室節能控制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