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編碼器安裝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620089071.8 | 申請日: | 2016-01-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5347462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6-29 |
| 發明(設計)人: | 孫國平;孔祥珍;秦昌國;李愛軍;郭群;閆仲科;李玉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萊蕪鋼鐵集團電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1B7/00 | 分類號: | C21B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權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63 | 代理人: | 逯長明;許偉群 |
| 地址: | 271104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編碼器 安裝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自動化儀表設備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編碼器安裝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冶金工業設備自動化水平的提高和智能化的實際需求,編碼器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在鋼鐵企業的高爐生產中,有的編碼器需要利用安裝裝置固定在高爐爐頂與電機軸相配合。由于高爐的運行環境振動大,粉塵大,浸油嚴重,爐頂設備布局復雜,這增加編碼器的安裝難度。但是,一旦安裝裝置與編碼器之間發生松動,編碼器的連接軸無法與電機軸保持同軸轉動的話,編碼器輸出數據的準確性和連續性就會出現問題,進而由于編碼器無法正常工作又打亂高爐正常的布料作業,甚至,在出現編碼器嚴重故障時,出于降低對高爐布料質量影響的考慮還需要快速拆卸安裝裝置和更換新的編碼器。
目前,雖然市面上各種廠家和型號的編碼器安裝支架種類繁多,但由于現場設備情況復雜,受安裝尺寸和空間的影響,現有的安裝裝置與現有設備的電機軸出現不匹配的現象屢有發生,導致編碼器無法順利安裝和調試。
綜上所述,需要研發一種新型的編碼器安裝裝置,使得編碼器安裝簡便,測量準確,維護方便。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編碼器安裝裝置,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的編碼器安裝裝置結構不適用的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公開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編碼器安裝裝置,從下向上依次為固定底座、支撐調節螺桿和夾持部件,所述夾持部件為圓環夾持部,所述支撐調節螺桿的頂面與所述圓環加持部的外表面底部固定;所述固定底座的表面開設有調節孔道,所述調節孔道為直線調節孔道、所述直線調節孔道的方向與所述圓環夾持部在所述固定底座表面的投影方向平行;
所述支撐調節螺桿穿過所述調節孔道,且由上調節螺母和下調節螺母配合、固定在所述固定底座上。
優選的,在上述編碼器安裝裝置中,所述圓環夾持部包括上夾持部和下夾持部,所述上夾持部和下夾持部為相互配合的半圓環、由兩套螺栓螺母組件固定連接。
優選的,在上述編碼器安裝裝置中,所述上夾持部和下夾持部的兩端分別連接有上連接部和下連接部,所述兩套螺栓螺母組件包括夾持螺栓、上固定螺母和下固定螺母;所述夾持螺栓依次穿過所述上連接部和下連接部上的連接孔,由所述上固定螺母和下固定螺母將所述上夾持部和下夾持部固定連接。
由以上技術方案可見,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編碼器的安裝裝置結構簡單,安裝時只需將編碼器夾持在環狀夾持部中,再將固定底座固定在高爐爐頂的合適位置即可,然后因為設計了調節孔道,可以在復雜的空間中,做到先固定底座,然后再通過在上下左右四個方向上調整支撐調節螺桿在調節孔道中的位置,而找到編碼器連接軸恰好與電機軸同軸的位置后再固定支撐螺桿。這樣的話,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安裝裝置就能解決現有的安裝裝置與現場設備電機軸不配合的問題,安裝穩固,能提高編碼器的讀數的準確度。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編碼器安裝場景示意圖;
101-上夾持部,102-上固定螺母,103-上連接部,104-下夾持部,105-下連接部,106-下固定螺母,107-夾持螺桿,2-支撐調節螺桿,201-上調節螺母,202-下調節螺母,3-固定底座,301-調節孔道,4-固定安裝平臺,5-編碼器,501-連接軸,6-設備電機軸,601-電機軸外接螺桿,7-彈性連接件。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一種編碼器安裝裝置,解決了現有技術中的編碼器安裝裝置結構不適用現場設備的問題。
為了使本技術領域的人員更好地理解本實用新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應當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萊蕪鋼鐵集團電子有限公司,未經萊蕪鋼鐵集團電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0089071.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